这样的景观改造,到位!

我们时常说

岁月是把杀猪刀

那么对于景观来说

何尝又不是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改造,成为必然

改什么?怎么改?

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需要设计师精心的保留或利用或微更新

下面为大家推送一波不错的改造案例

如果你来设计

会怎么做呢?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景观改造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更加安全、安静的环境,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2018年完成了“无车校园”的转变,校园内原有的停车场地大部分被废弃,本项目是重新利用停车空间进行校园环境微更新,一共包括4个停车场地。本项目于2018年开始调研与设计,2019年5月施工未完成,是一次结合设计教学的实践。


本项目贯彻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充分回收利用场地中的资源与要素,尊重场地所具有的场所记忆,通过简洁的设计营造出静谧舒适的休憩场所,并使其融入到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中。结合设计构思,以场地中原有和新植的乔木作为景点的名称,分别为梧桐广场、玉兰广场、柳树广场、枫林广场。


▼项目位置图


梧桐广场

场地为学校食堂后面的停车场,南侧和西侧分别为青年教师宿舍,东侧为学校配电房。场地现状为植草砖满铺的停车空间,铺装较为破败,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东北角有一棵高大的梧桐,而西南角往东北角的斜线正是从宿舍穿越场地前往食堂的路径。设计方案以这条斜线为轴,布置了三个方形的空间:围绕梧桐树的休息广场,两侧垒筑石笼墙作为半围合墙体和休息台阶;然后是一个较为空透的方形花园,该空间与场地边界形成的网格体系交错,用场地原有植草砖砌筑的景墙进行半围合,在保证中心地块一定私密性的同时,赋予整个场地视线的通透性;最后是位于西南角的入口空间。


▼梧桐广场改造前

▼梧桐广场改造后

▼梧桐广场鸟瞰

▼梧桐树下的休憩空间

▼景墙围合的花园

▼回收植草砖砌筑的景墙细部


玉兰广场

场地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主轴线和平路的一侧,戴复东院士设计的瑞安楼左侧。设计方案试图把现有的停车场地改造为一个同学们的休息空间,现有的场地空间过于开敞,而后侧景观不佳,因此采用了简洁的手法,使用平行于和平路方向、高度各异的石笼墙划分空间,一方面营造出不同私密程度的空间,营造围合感;一方面组织空间序列,加强纵深感;同时,两侧行列式种植的8棵玉兰(白玉兰和紫玉兰),暗示着石笼墙的空间位置,与瑞安楼左侧现有的广玉兰形成呼应,增加场所的文化主题。


▼玉兰广场改造前

▼玉兰广场改造后

▼玉兰广场鸟瞰

▼高低错落的景墙

▼加深的空间感

▼塑造休憩空间


柳树广场

场地为现有物理馆前的停车场地,南侧紧邻校园的水系“同心河”。设计方案采用垂直河道的石笼墙划分空间,结合汀步在原有的矩形场地内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路径,并引导视线从物理楼看往水岸,同时低矮的石笼墙保留了开敞的视觉感受。在主要节点设置小型场地,布置座椅,兼具了休憩功能。沿河一侧种植柳树与河岸景观协调,使用各式地被草花穿插搭配,营造丰富视觉体验。


▼柳树广场改造前

▼柳树广场改造后

▼柳树广场鸟瞰

▼看向同心河对岸

▼视线延伸向远处


枫林广场

场地原本为瑞安楼西侧次入口广场和停车空间,年久失修,成为一个消极空间。因此空间主要以整修为主,考虑到教师们提出的课间休憩的需求,扩大了现有的硬地广场,设置条石座椅和草带,使空间具有了一定的设计感。同时,为了表达研究生枫林节的文化主题,对现有植被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广场两侧种植了加拿大糖槭,形成枫林的感觉。


▼枫林广场改造前

▼枫林广场改造后

▼对岸看枫林广场

▼抓住机会玩耍

本设计充分回收利用的原有混凝土铺装和植草砖废料,制作石笼墙和景墙,作为设计中新的空间语言,让校园景观增添了些新颖的形式,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示范教育功能。


▼利用回收材料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四个广场:同济大学四平校区景观微更新 
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8-2019 
项目负责人:戴代新
设计团队:戴代新,刘知为,薄茗洋,丁歆 
项目地址:同济大学四平校区 
摄影版权:林梦楠,司润泽,戴代新 
客户:同济大学


当然还有其他不错的校园改造案例

值得在此一观


上海市实验学校(SES)树桌花园(By 大观景观)

↑ 改造前

↑ 改造后


北京林业大学薄房子,轻Talk(By 蔡凌豪)

↑ 改造前

↑ 改造后

深圳蛇口学校广场景观设计(By 自组空间设计)

↑ 改造前

↑ 改造后


愚园路江一幼儿园入口景观改造(By 窦义年)

↑ 改造前

↑ 改造后



Mouttalos街区改造

风景秀丽的土耳其人街区Mouttalos坐落在帕福斯市“克提马”,距海滨约2公里之遥,当地以其“特殊的岩石和天然的洞穴”而闻名,并将帕福斯市与’Up-Πάνω’和’Down-Κάτω’隔开。1974年发生在岛上的战争改变了一切,又由于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在人口方面的变化,他们离开了自己北部地区的家园,帕福斯城的这一部分地区便成为了荒芜之地,不久之前这个地块又变成了一个“活的博物馆”。而希腊裔塞浦路斯人也是从那时候起离开该岛北部,“暂时”安家在了Mouttalos,他们正寻找机会返回他们在北部的家园,这可能会对当地的空间形式产生影响。具体一点来说,本案的干预设计在于三个关键区域, 分别是Fellahoglu街的清真寺区、Ismet Inonu主广场区和石窟区。

为提升当地的社区公共空间质量,清真寺区更广阔的地带上建立起了一个植物园、一个小广场和一个公共展亭。Ismet Inonu广场区经过再设计,成为了能吸引居民和游客前来的一个景点,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压力,使场地空间更多的可以用于集会和娱乐活动。

石窟公园是大帕福斯地区地貌系列的一部分,它不同于该城市的其他地方,是当地一个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区。木质的、压土的以及混凝土的景观和小路,广场上带有小餐厅、卫生间和遮阴棚的公共展亭,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公共展亭 ↓


施工过程 ↓


设计图 ↓

【项目信息】

年份:2015-2018 

地点:塞浦路斯·帕福斯

客户:Pafos市

设计单位:XO Architects + Sigma&Co. Architects

类型:建筑竞赛[ 一等奖 ] 

状态:已完成



华盛顿大学Tacoma校区的PRAIRIE LINE TRAIL

改造前 ↓

改造后 ↓

改造前 ↓

改造后 ↓

改造前 ↓

改造后 ↓

广场 广场改造 改造 空间 设计 项目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