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递混战,中通何以称王?

关注并置顶双壹咨询

更快更深刻洞察快递物流业

电商红利逐渐式微的大背景下,中通的成长空间还有多大?

概要

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快递业的发展,电商和快递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两者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最近我们关注到阿里巴巴以46.6亿元收购了申通快递近15%的股份,阿里巴巴已经持有“三通一达”这4家快递巨头中圆通、中通、申通三家的股份。

本文将从电商大背景的角度出发,回答市场的4个问题。

1、在电商活跃买家数接近天花板的背景下快递行业的成长空间在何处?

我们认为虽然电商活跃买家数接近天花板,但人均GMV将继续提升。随着用户使用年份越久,其人均购买次数和人均GMV都会高于新用户。京东统计其同一批客户从2008年到2017年,单个用户的平均购买次数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3.7次到2017年的30.2次。

阿里巴巴2018财年年报中披露,使用5年的老用户全年下单132次,总额12000元,而使用1年的新用户全年下单27次,总额3000元。所以用户的购买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快递单价下降,寄件成本降低,使得拆单更普遍。

2、对比海外快递行业发展过程,为什么行业集中度提升对中通有利?

美国、日本快递行业CR3都超过90%,我国快递行业集中度还将上升。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快递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各家公司的重点在于提高市占率。而成本较低,市占率较高的公司将更有希望胜出。

2018年中通市占率第一,单票盈利能力高于韵达和圆通。2018H1中通的单票成本为1.20元,低于韵达(1.21元)和圆通(1.80元),单票毛利为0.62元,高于韵达(0.53元)和圆通(0.43元)。

3、为什么中通快递的单票盈利能力领先?

中通较低的单票成本有利于中通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形成“成本低→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环。中通较高的单票盈利主要原因有两点:

1)车辆自有化+运输大车化+网络直跑化,降低运输成本;

2)转运中心设备自动化降低分拨成本。

4、为什么中通的增速持续领先,市占率持续提高?

中通的市占率从2014年的13.0%上升到2018年的16.8%,高于第二名韵达3 pcts。从2016年起,中通的市占率超过圆通,成为行业第一。

中通不断加大资本开支高筑网络壁垒2014年至2018年,公司资本开支持续增长,从2014年的7.9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9.81亿元,复合增速49.78%。截至2018H1,中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通达系中排第一,是第二名圆通的近两倍。

风险提示: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单票收入持续下降;    电商增速不及预期。

正文

1.在电商活跃买家数接近天花板的背景下快递行业的成长空间在何处?

电商活跃买家数接近天花板,但人均GMV将继续提升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放缓,网络购物app的日均使用时长基本不变。截止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用户7.88亿,同比2017年6月增长8.84%。手机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重也由2013年6月的78.5%提升至2018年6月的98.3%,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逐渐接近天花板。

另一方面网络购物类app的日均使用时长基本不增长。根据极大数据的统计,网络购物app的日均使用时长从2017Q4的11.1分钟下降到2018Q3的8.6分钟,仅占用户日均4小时左右使用时长的4%左右。

日均使用时长最长的是社交类app,其次是网络视频类app由于短视频的兴起,2018Q2网络视频类APP的使用时长增加,因为移动网民的日均使用总时长在4小时左右,所以社交网络类APP的时长相对减少。

电商通过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以及拓展年龄更大的用户来继续扩张用户。淘宝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从2017年6月的31.3%提升到了2018年3月的34.3%。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2018年4月到6月新增的2500万淘宝天猫年度活跃用户,有80%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京东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占比从2017年6月的17.1%提升到2018年3月的26.6%。拼多多的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018年3月的38.4%提升到2018年8月的43.2%。年龄方面淘宝31-35岁用户以及36岁以上用户的占比分别从2017年6月的14.9%和6.6%上升到2018年8月的16.4%和9.3%。

京东的用户年龄分布结构比较稳定拼多多的31-35岁用户的占比从2018年3月的14.2%上升到2018年8月的23.7%。通过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以及向年龄更大的用户拓展,电商得以获取更多的用户。

电商收入=活跃买家数×客单价×平均年下单次数×货币化率。所以电商收入的增长不仅来源于活跃人数的增长,还来自于买家的下单次数、客单价、货币化率等诸多因素。虽然随着活跃买家人数逐渐接近天花板,增速逐渐放缓,但是随着用户使用年份越久,其人均购买次数和人均GMV都会高于新用户。

京东统计其同一批客户从2008年到2017年,单个用户的平均购买次数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3.7次到2017年的30.2次。阿里巴巴2018财年年报中披露,使用5年的老用户全年下单132次,总额12000元,而使用1年的新用户全年下单27次,总额3000元。所以用户的购买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快递价格下降刺激了买家更频繁地下单,快递包裹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快递业务单量随电商兴起快速增长。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快递的配送,受益电商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快递业务单量从2010年的23.39亿件迅速增加到2018的507.10亿件,复合增速达47%。

快递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574.6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038.40亿元,复合增速达34%。从业务结构来看,异地快递占主导,2018年异地快递的业务量占比为75.3%,业务收入占比为51.4%。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方面,受业务量占比下降和单价下降双重影响,业务收入占比从2010年的31.1%下降到2018年的9.7%。 

异地快递单价下降,寄件成本降低,使得拆单更普遍。异地快递件均价从2011年1月的18.43元下降到2019年2月的8.41元。

因为快递价格下降,包邮等优惠更普遍刺激了买家更频繁地下单,所以阿里巴巴国内零售业务的活跃买家人均年订单量从2013财年的42个上升到2018财年的90个,客单价从149.09元下降到97.02元。人均GMV从2013财年的6262元上升到2018财年的8732元。

从三通一达单量看快递单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圆通(32%)、申通(31%)、中通(37%)、韵达(38%)四家的合计单量增速为37%,高于国家邮政局统计的快递单量总体增速27%。2019年1-2月,圆通(43%)、申通(53%)和韵达(47%)的增速也高于国家邮政局统计的快递单量总体增速22%。

2.对比海外快递行业发展过程,为什么行业集中度提升对中通有利?

对标美国、日本,我国快递行业的集中度还较低

美国、日本快递行业CR3都超过90%,我国快递行业集中度还将上升。2017年美国前三家快递公司美国邮政服务USPS、联合包裹UPS和联邦快递FedEx合计约133亿件,份额占比90%。2017年日本的CR3达到93.5%,雅玛多、佐川急便、日本邮政分别占比达到46.96%、30.62%和15.91%。

相比而言国内快递行业的集中度还比较低,2018年三通一达的合计单量只占总单量的54%,行业集中度还将继续提升。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美国的快递行业也经历过产业链延伸、并购重组、不断加大资本支出构筑竞争壁垒等过程。

快递-重货-零担-供应链,提供全供应链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以FedEx为例,1973年,联邦快递迁往孟菲斯,开始推出空地快递。1981年,在孟菲斯建立超级转运中心。业务方面,FedEx从空地快递开始,推广时效性强的细分产品,随后通过收购飞虎航空开展重货业务,2000年开始,陆续开展货代和零担服务,并进一步延伸价值链。

经营策略方面,公司先立足国内形成层次化的产品和服务,随后携核心业务进军国际市场,最后在进一步拓展多元业务除FedEx外,UPS、DHL等国际快递巨头也经历过类似过程,由快递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由国内拓展到海外,形成面向全球客户的综合物流体系。

积极外延并购,加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国际快递巨头由于历史原因多采用直营制,在由快递业务向供应链延伸和拓展网络覆盖的过程中,重资产化特征明显。收购兼并有利于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而在竞争中抢占身位。

FedEx和UPS的发展过程亦是一部并购扩张的历史,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网络覆盖的拓展、业务范围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并购越来越成为业务全球化的助推器,2018H1,FedEx的国际业务占比高达33.41%,国内快递公司在业务全球化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data 业务 快递 快递业务 用户 电商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