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新闻】在加拿大看病的正确打开方式


加拿大医疗是每个新移民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真是让人爱恨交加。

爱是因为看病、住院都是免费的。

恨是因为免费就医有时候需要相对较久的等待时间。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的医疗体系是开放的,每个人有大量的各种渠道可以获取医疗资源,不同医院各个科室都可以挂号,挂上号就可以看上病。

而加拿大医疗体系是相对封闭的,这里的医生不是你想见就可以见的,医疗资源需要按照很多既定的规则进行分配。



加拿大实行分级诊疗,通常来说,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加拿大人获取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医疗体系里的第一级诊疗。


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小毛病家庭医生就给看了,如果家庭医生看不了,那他/她就会根据情况往上预约专科医生。


那么如果家庭医生一时半会儿约不到或者像我们这样的新移民还没有家庭医生怎么办?


加拿大还有很多walk in诊所可以看病,这些诊所所有人都可以去,需要预约,不过预约一般都很快,有几次我都是约到了当天的时间。


诊所里的医生也是全科医生,可以看病,同样可以帮助约专科医生。


一些比较大的诊所带自己的实验室,比较小的诊所就几乎没有什么医疗设备,只有简单的诊疗床、血压计,需要其他检查的话医生会开单子去医院做。


我曾经去验过一次血,诊所开了单子之后工作日拿着单子去蒙克顿医院,抽完血等一周检查结果出来了再回去诊所找医生看结果,流程跟国内医院比较像。


起初我觉得既然有了这样的诊所好像不需要家庭医生了,加上听说家庭医生得排队等很长时间,登陆之后就没有积极地去寻找家庭医生。


后来发现其实不然,家庭医生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因为长年追踪,家庭医生对病人的情况非常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第二,家庭医生可以开一些检查是walk in 诊所不能开的。


比如此前国内的疫苗事件出来后,家庭医生可以为孩子开具抗体检查。


而询问walk in诊所的答复是去找当地公共卫生部门,如果卫生部门要求,他们才能开抗体检查。


同样如果需要做类似国内体检这样的检查,家庭医生可以根据既往病史开一些检查,诊所是不会的。


因为诊所的医生是流动的,它不会开需要长时间跟进的检查。


所以新移民登陆之后还是应该尽快寻找家庭医生,这样能方便不少。


除了家庭医生和walk in诊所,加拿大人获取医疗资源的另一个渠道是医院的急诊。


这里的医院只有急诊是可以随时去的,其他科室都需要有诊所或者家庭医生的转诊单,不接收自己跑来的病人。


以个人几次看急诊的经验,我感觉婴幼儿通常拥有较高的优先等级,看病等待的时间会短一些,病情紧急的也会优先。


我也带着女儿看过几次急诊,分别等了半个小时到4个小时不等,因为是儿童,所以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等我自己需要去急诊的时候我带上了面包和充电宝。


在加拿大看病如果没有医保和其他的保险,是及其昂贵的。


在我们收到医保卡之前,女儿因为误食了过量药物去看急诊。


值班护士问清楚情况之后给负责药物过量的医生打了个电话,很快就出来告诉我这些药量没事儿,可以走了。


因为当时没能出示医保卡,后来我为这此看诊收到了一张369加币的账单。


幸好我带着医保卡去医院,直接就可以把这笔账消了。


加拿大的医保并不管药物开销。


这里实行医药分开,医生给看完病之后开了处方,药品得自己去药店里买。


还有一些专科比如眼科和齿科医保也不覆盖,必须自己付费,所以蒙克顿到处可以看到眼镜店、眼科诊所、齿科诊所。


今年夏天我给孩子做了一次眼睛检查,验光加上一些简单的检查,91加币。


我自己补了一颗牙,278加币,补牙还给打了麻药,据说这里拔牙、植牙的话就直接全麻了。


加拿大各省政府也有一些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医疗补贴。


比如NB省有“Healthy Smiles,Clear Vision”项目,一定年收入以下、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可以申请,政府会发给一张卡,卡里会有一笔钱,每年大约1000刀,可以用于补贴齿科和眼科的费用。


安省有“Children and Youth Pharmacare Program” 和“Ontario Drug Benefit Program”,为2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安省居民提供一定的药费补贴。


政府的补贴可以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的问题,但是一些检查和见专科医生漫长的等待时间就真的让人无计可施。


即使早早看过了家庭医生,到了需要某项检查或者见专科医生这一步,有时候等待时间让人瞠目结舌。


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少的小城市,可能一些专科全城就一个大夫,排队早就排到好几年以后去了。




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是11个发达国家中见专科医生时间最长的,平均超过4个月。



我在今年9月初试图约一个腹部B超,两周之后收到了医院的一封信,通知我B超被安排在12月份,需要三个半月的等待时间。



尽管加拿大的医疗体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有华人移民打趣到“小病自我诊断,大病自行了断”,不过加拿大仍然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



说明这个体系虽然缓慢,却仍然在平稳有效运转。



再加上这里自然环境好、社会压力小,人也不容易生病,所以作为这里的新移民也不必太过焦虑。



当然平时多锻炼,尽量少生病才是上策。



文章来源于:超级生活网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订阅: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曼尼托巴中文网 即可订阅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终身免费收看身边热事。



获取更多有关曼尼托巴省留学、移民、本土新闻、二手交易、生活实用免费资讯敬请登录:

曼尼托巴中文网 www.ManitobaBBS.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