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金融科技对话在伦敦举行,中国经验可复制推广“一带一路”沿线



伦敦时间2019年5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大AIF)、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浙大ZIBS)与英国中央银行业务出版社(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共同签署联合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展开中英金融科技对话。浙大AIF院长、ZIBS院长贲圣林,中央银行业务出版社主编Christopher Jeffery,以及浙大ZIBS总裁班(英国模块)学员一行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在中英金融科技对话中,浙大AIF院长、ZIBS院长贲圣林与中央银行业务出版社中国工作组负责人、金融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Adam Csabay(右),英格兰银行小微企业数据研究代表Nick Vaughan和金融网络分析集团(Financial Network Analytics,FNA)总裁Phillip Straley(左)共同就金融科技发展的突出影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监管与责任以及全球跨领域合作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Phillip Straley表示,科技对金融的“破坏式”推进既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带来了创新和突破,比如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对金融监管的态度也更加包容和多元。全球范围内,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优势明显,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面临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也为全球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的合作带来挑战。未来,我们需要利用金融科技寻找更加有效的金融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推动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化竞争(“co-petition”),共同推进金融科技领域全球化生态系统的建设。


  • 来自英格兰银行的Nick Vaughane 则认为,金融科技鼓励金融市场公平竞争,注重的是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科技帮助金融实现了进步,因此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科技、共享科技、创新科技。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出现和发展,对有价值的数据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一些与金融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的金融科技项目也正在孵化和发展。未来,市场对拥有计算机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金融科技人才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同时也将依托于这些新的技术使金融发展拥有更多新的解决方案和潜能。


  • 贲圣林教授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对中国金融科技兴起的本源、监管规则的设立和中国经验的可复制性等问题分享了观点。贲教授认为,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始于互联网金融,同时基于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金融抑制”局面和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金融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范围之外的小微群体得以享受到更加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务;众多金融科技企业的兴起和快速成长也为中国金融科技的持续领先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完善提供了助力。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应更加注重于监管规则的设立和标准化以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的经验也可以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所涵盖的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群提供新型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落实和金融科技全球生态网络的建设。



此外,与会人员还就数字货币发展、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金融科技监管方向等热点问题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自2015 年4 月成立以来,浙大AIF 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实行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在杭州、硅谷等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开展金融科技对话,迄今中美、中日、中丹、中韩、中印、中非金融科技对话相继举行。

 

(供稿人:陈雪如、吕佳敏)




- END - 


排版丨郑晓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