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青春最值得纪念?让这些人告诉你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值此100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联合今日头条共同发起#我的青春宣言#全民内容征集活动,希望与你一起回忆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传递每个值得被铭记的时刻。

1

  我的青春就是子承父业  

-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

来自微头条:@法医秦明

我是一名法医,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一名拥有专业知识的刑事技术警察。


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警察。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终于子承父业,接过了父亲的衣钵。


1976年,我的父亲在他22周岁的时候,进入了中国刑警学院学习痕迹检验,正式成为一名刑事技术警察。


巧合的是,2003年我也是在22周岁时大学毕业,选择了去中国刑警学院读第二学士学位。也是在这一年,我如愿以偿,穿上了警服,正式成为一名刑事技术警察。


在父亲那个年代,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职业,在他们那一辈人的不懈奋斗之下,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如今我们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得益于父亲他们那辈人用自己最灿烂的年华、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完成了最艰难的开垦。


父亲那个年代,没有DNA技术,没有监控录像,痕迹检验和法医是侦破刑事案件最锋利的利器。


而我们现在,有先进的技术和仪器作为保障,我们的刑事科学技术依然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最前线,不减当年风采,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们两代共和国刑事技术警察的不断努力下,犯罪率逐渐下降,破案率稳步上升,社会治安稳定逐渐加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燃烧自己,是为了照亮更多角落;我们背抵黑暗,是为了到处都是阳光。我相信,我们刑事技术警察的这种精神,会继续传承下去,将胸口的这枚功勋章传承下去。

2

  我的青春就是折腾  

-  为自己赋能  -

来自微头条:@宋少卫

时间过得比飞还快,转眼我就成了清华入学31年的老校友,看看入学第一个冬天在荒岛的照片,很是感慨。说实话,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毕业有这么多年了,当年在学校的各种折腾恍如昨日。


入学之初,我分到了一个特别宿舍:17号楼419,房间有普通宿舍的两倍大,床位多几个,由我们自动化系88级四个班住不下的编外同学混住。


也不知道是命运使然还是“混血”效应,凑在一起的几个同学都变着法地能折腾。晚上不睡觉,熄灯后点蜡下围棋;把桌子拼一起,拿书本当拍子打乒乓球;凑钱买两斤羊肉,去食堂顺好几颗大白菜,涮火锅!因为混住,各班班主任都不好意思管太严,于是,各个班甚至高年级班、外系同学能折腾的都来我们宿舍聚会。


兴趣爱好广泛的我,在419如鱼得水,先是玩命提高围棋水平,水房各种放歌、写歌词;后是开始办书展,一起合伙卖电脑;对了!中间还认真练习了110米栏,跑进全校决赛拿了第四(前三都是专业),还结伴去考了三级厨师证...


不过,回首当年,所有的折腾都有一个结果,给自己赋能!年轻时不怕折腾,但要赋能不减分。

3

  我的青春就是  

-  与诗歌相伴  -

来自微头条:@真语文王旭明

青年,从来都有身心之分。身指自然年龄,心则无年少老幼之分。我不幸,身已入老年之列;我幸运,至今还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例如写诗。


上中学时就爱诗,后来下乡,第一首情诗就写自那时。当然啦,那时的诗现在看来,逗死了,蠢死了,但那是青春。


我第一首拿得出手,并为民间流传的是十年前,我卸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时写的那首《舞台》:


既然选择来/就先冷却永远的疑问/该还是不该/既然选择来/就大大方方勇敢走上前台/管他有一天是否会离开/唱念做打兼收中外/旋转理想/演绎情爱/尽情炫他一段青春风采/也许不少赤诚纯粹在泰坦尼克倾覆时不再/也许不少热情执着在黄沙迷漫中不明不白/管他/既然选择来/也该把一种美丽心境携带/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


又是十年过去了,我真的老了,好在诗心未死,诗情还在,青春也依然。这两年,我的诗集《人与土》和《葬夜》先后出版,并举行了两场朗诵会。我的大学老师、诗评家吴思敬先生这样评价:王旭明这几年才开始写诗,才有了诗人头衔,这并不晚。


诗的最高品格是真。一位说真话的人,把他的真话与诗美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旭明的诗。今年五四青年节,我对青年朋友们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每个人也都会告别自己的青春,不变的是那激荡、昂扬和燃烧着的青春的心,写诗、读诗、爱诗吧,青春永驻。

4

  我的青春就是要拼搏  

-  为国家争光  -

来自微头条:@奥运冠军王军霞

弹指一挥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每每翻看相册必然心潮澎湃,这一切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天我成了中国第一个奥运会田径场地赛跑步项目的冠军获得者。


当我第一个冲过终点,当我身披国旗沐浴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当我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国歌响起,我百感交集。曾经拼搏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艰难、纠结、苦痛在那一时刻都得到了释然。


成功的路上没有坦途,奋斗、坚持、拼搏之后必有收获,我很幸运,我没有辜负我的青春!

5

  我的青春就是  

-  与病毒对抗  -

来自微头条:@免疫人王月丹

说说我在北京大学的青年时代。


“那年,我32岁,正青春,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我在国际免疫学联盟(IUIS)学术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2003年1月,我从法国Montpellier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不久,就被陈慰峰院士派到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谢雍教授实验室做肿瘤多肽疫苗的研究。可是,我到了香港一周以后,一种可怕的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也突然到了香港。


也许因为是年轻气盛,也许是因为作为免疫学研究人员对传染病的天然好奇心,我当时建议陈老师和谢教授投入SARS病毒的免疫研究,获得了他们的同意和大力支持。后来,北京也爆发了非典疫情。


因为我们提前进入SARS的研究,在免疫学方面占据了先机,在世界上第一个报道了SARS病毒的T细胞识别的表位和免疫应答。那次到蒙特利尔就是汇报这个工作。因为这个发现,我们后来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北京大学,我最喜欢的就是给学生上课了,至今听过我课的学生少说也有3万多了。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我也去过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去进修教学。


回首在北京大学的青年时代,除了紧张的教学工作就是有趣的科学研究,但总是收获满满的。

6

  我的青春就是  

-  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

来自微头条:@考古君

一个考古工作者的青春宣言。


十年来,主持和参与的考古项目多到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小到抢救性发掘被盗的古墓,大到主持举世瞩目的江口沉银水下考古。


但不管面对的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残破陶片,还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在我的眼里,他们首先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考古工作者要做且必须去做的就是保护他们,使他们能够留存下来,交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这些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尽可能的走进当地的学校,做一场历史讲座,不管条件好还是差。


大礼堂、小教室,有的时候甚至连教室都没有,但将我们的考古发现公诸于世,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每个考古工作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只有践行自己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诺言,才能无愧于我们的青春。


 今日互动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子

留言告诉我吧


喜欢豆豆就给她一个“好看”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