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期】 生灵涂炭、国破家亡,当一名立志保家卫国的官员见此情景,也许他的心情比常人更加沉痛和复杂。明末的陈子龙不仅是著名英雄,也是明末重要诗人,当他眼见清兵入侵、志士牺牲、百姓罹难,会写下什么? 秋日杂感 明·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 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 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 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 沧浪何处着渔舟?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一字懋中、人中,号大樽,又号轶符。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进士及第,选浙江绍兴府推官,擢兵科给事中,未及赴任而明亡。明亡后,在抗清斗争中,壮烈殉国。清乾隆时谥忠裕。子龙少有才名,早年入复社,又与夏允彝等结几社,领袖明末文坛。与李雯、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开云间诗派、词派。文恢肆而神骧。诗高华雄浑,睥睨一世,为明诗殿军。词妙丽深婉,神韵天然,亦称大家。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在吴三桂的叛卖导引下,清兵入关占领北京。次年,清兵铁蹄直踏江南,甫建数月的南京弘光朝旋即破败。东南数省陷入血水纷飞的苦难岁月。此诗作于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题传云:“客吴中作。”吴州即苏州。陈子龙在苏、松一带联结江南各地抗清武装,英勇御敌。兵燹之余,作下《秋日杂感》十首,形象地描写了清兵入侵给江南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人怀念故国,哀悼死难志士的沉痛心情,体现了他不屈不挠,图谋复国的远大志向,此为其中之二。 首联描写亡国后诗人悲苦和沉重的心境。万物凋零的秋季已至,而此时故国满目疮痍,诗人无论“行”、“坐”都不住悲叹。一个“独”字,既是诗人慨叹身世孤独,又是面对国土沦丧却难觅同道之独。下句更以傍晚迷蒙云雾引发诗人的愁绪。 颔联写诗人心理,进一步表达其忧愁、烦闷。两句用了两个典故,一句说自己不相信苍天会长久昏醉,致使世事混乱,坚信故国定有复兴之日。一句写痛惜大片江山已陷敌手,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埋忧。 颈联写民间在清兵蹂躏后满目凄凉,一片荒芜衰败景象,不管是下层黎庶还是上层达贵,都遭受了极大的灾难。 尾联在清兵饮马五湖,诗人难觅放舟之处的叹息声中,表达故国沦丧、容身无所之慨。此诗沉郁顿挫,哀惋动人,把忧国伤时、英雄失路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行吟坐啸”何解? 吟啸,多指高声吟咏,指处意为悲叹。 “天醉”是说老天醉了吗? 非也,喻世事混乱。 “埋忧”是什么意思? 指谓排除忧愁。 “荒荒”何解? 指萧条,冷落。 “葵井”在哪里? 语出古乐府《十五从军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此指村落,村庄。 “故侯”是谁? 秦代东陵侯召平到汉代沦为平民,在长安城东以种瓜为生,常用为失意隐居之典。 “见说”是什么意思? 此处指犹听说。 “五湖”是哪里? 古代说法不一,此处指太湖。 “沧浪”何解? 古水名,此处指青苍色的水。 还有哪些描写寂寥秋日的古代诗词?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渔家傲·麟州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来源:新华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