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些老房子原来大有来头,你去过几处?

杭州是全国首批十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今年确定28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示范项目对外推出,哪个项目是你最认可的?市住保房管局推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网络评选活动,投出你珍贵的一票吧!


投票规则


投票时间: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


投票方式

1、进入“杭州发布”“杭州住保房管”微信公众号,回复“历史建筑”或者点击菜单栏“历史建筑”即可参与投票,每个ID每天在每个平台限投一次,每次投票至少选择3个项目。

2、最终结果将由微信投票、评选小组综合评定产生。

3、严禁刷票,一经查实,将取消评选资格。


项目介绍


这些项目,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有工业遗存、有历史建筑群落,也有传统民居、花园别墅。每一处都代表了老杭州的一段回忆。而今,历史“活”起来了,杭小微挑选了其中几处与大家分享!


湖边邨建筑群试点项目
民国雅韵与当代生活的牵手

在上城区长生路与蕲王路交叉口,有4幢青砖黛瓦的里弄式建筑很是引人注目。清水砖墙、屋顶露台、百叶窗等,无不透着浓郁的民国范儿,这就是湖边邨建筑群。湖边邨建筑群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杭州现存较早、规模较大、样式较精美和保存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湖边邨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1930年初,民国浙皖公路总督张义纯在此修建宅院,宅院面向长生路,穿过马路就是西湖,堪称当年西湖边的“高级公寓”。


 “还原 1930 年代” 是湖边邨精品酒店的核心。酒店完整保留了石库门里弄联排式的单元布局,酒店内外的门、窗、家具、陈设等每处细节都透露着地道的民国范儿:青石板铺地,清水砖墙、花架床、木吊扇、八角桌、紫铜做旧的拨豆开关……眼前的这座历史建筑,静静地见证着流年荏苒。


学士路3号别墅建筑
从陈氏私宅到杭州国医馆

杭州早期的西式建筑,都在砖上做文章,用红砖或青砖砌筑,用砖进行雕饰,色彩雅致,变化丰富,这些房子往往会成为一个街区或一个地块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上城区学士路与浣纱路转角处的学士路3号别墅建筑,便是这样的一幢历史建筑。建筑建于1917年,虽说是红砖洋楼,却也戴着中式小瓦的顶盖,带有中西合壁风格,外墙与廊柱均为红色,气势雄伟,被市民称为“红楼”。


“红楼”的主人原是湖州富商陈氏家族中的女眷。该屋主人还在西边购买土地建起了4幢法式小楼,名曰“学士坊”,如今也成为杭州市历史建筑。解放初期,著名女作家陈学昭曾在“红楼”居住过。而后,该处建筑作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宿舍使用。


如今,学士路3号别墅建筑被用作“杭州市国医馆”使用,庭院里新增了一个人工水池景观,供人休憩,建筑在水池喷雾的衬托下,也更显得朦胧。人们来到这里,一边漫步在古香古色的历史建筑,一边体会着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感受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南山路206号别墅建筑
历史烘焙出的优雅时光

摄影/董月芳 


南山路206号别墅建筑位于上城区南山路,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西式花园别墅,依街傍巷,坡顶平瓦,青砖实叠,小格门窗。楼前有个小花园,绿意盎然。


这里曾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宿舍,居住过许多著名的教授,油画家王德威便是其中之一。建筑后侧的荷花池头31号别墅,也是一幢历史建筑,为我国著名桥梁大师茅以升在修造钱塘江大桥时的主要办公地点,茅以升在此的辛勤与付出,如今都化作横跨在钱塘江上的大桥,坚毅如初。


如今,南山路206号别墅建筑与茅以升旧居连成一体,共同组成“BERNINI”(贝尼尼)艺术生活馆。两处别墅变成一家集艺术、西餐、咖啡、lifestyle为一体的新概念艺术综合体,市民和游客可以来这里品咖啡、赏美景。


建筑的二层为艺术空间,定期设有艺术作品展,茅以升的生前事迹等历史故事也会在这里进行展示。人们可以在品尝咖啡的同时,回味这座建筑的前世今生,追忆艺术家和桥梁大师的往昔。



杭丝联
曾经的万人大厂,如今的文创乐园

错落有致的锯齿状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厚重沧桑的砂轮机、巨型排风扇、老式缫丝机……这里便是曾经让杭州丝绸引领中国之最的“杭丝联”。“杭丝联”历史建筑位于拱墅区运河之畔的丽水路166号,全称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属于杭州典型的大型工业厂房建筑。


 “杭丝联”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的万人大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2000年企业改制后,“杭丝联”原厂房中的缫丝、印染及其他配套部分建筑陆续拆除,仅保留下原丝织车间的大部分厂房及附属用房但保留了原丝织车间的大部分厂房及附属用房。2007年开始年起,杭州丝联实业有限公司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利用剩余厂房逐步转型创办文创园。


通过局部修缮、改造,“杭丝联”建筑华丽转身成为艺术范十足的“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今,行走在厂房里,你会看到个性的摄影工作室、美丽的花店、时髦的服装店、透着浓浓艺术气息的设计公司……不经意间回头,透过透明的隔音玻璃,还能看见数十台丝织机依然不停地运转,丝织女工们依然在机器前忙碌。时光仿佛在这里交错重叠,这种奇特的“味道”成为了““杭丝联”独特的魅力所在。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命科学院建筑群
老楼重焕青春,价值延续未来

摄影/邱东明 


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命科学院内,可以看到这样两幢独特的老房子,青砖黑瓦,建筑风格统一,古朴典雅、端庄大方,这就是位于杭州市文三路232号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命科学院建筑群。


建筑群包括行政楼(建筑面积3255.50平方米)和教工宿舍(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两幢建筑,建于1955年,1958—1998年间为原杭州大学生物系,是建国初期建造的城市优秀教育类建筑,是当时杭州高等教育设施的实物见证,也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办学历史的见证。


2016年以来,浙江大学对行政楼和教工宿舍开展保护整修工程,保护修缮结束后,教工宿舍调整作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办公用房,行政楼则继续作为学校办公使用。通过规范的保护修缮和合理的再生利用,既保留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命科学院建筑群的历史风貌,又为设计院的工作人员创造了良好舒适的创作环境,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统一,成为杭州市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典范。

       

杜月笙旧居
昔日西湖边的“杜庄”,化身中国印学博物馆

在杭州西湖边,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别墅。杜月笙旧居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幢。杜月笙旧居位于西湖区孤山后山路10号,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高大宽敞,雕饰精细。


1932年,《申报》主人史量才为杜月笙挑选了西泠桥畔、孤山脚下的这块“风水宝地”和内中的一幢别墅。杜月笙买下并改建成了美轮美奂的“杜庄”,雅号“寂庵”。上世纪70年代末,“杜庄”被拨给文化部门使用,开办了“秋瑾史迹陈列馆”。


1999年,修缮改造后的杜月笙旧居被辟为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展示我国印学、篆刻艺术的专业博物馆,馆内近千件实物以完整的序列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印章和印学形成、发展的历史。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宜人的自然风光相融合,使之成为一座国家级的园林式博物馆。


塘栖古镇历史建筑群
名镇归来,熠熠塘栖

摄影/张小建


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如此之多的美誉,说的都是塘栖。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北部,是浙北重镇、江南水乡名镇。镇内水北特色街有明清古建筑约700米,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老房子,保留着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


塘栖镇现有乾隆御碑、东晋文学家郭璞出资建造的郭璞井、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京杭大运河沿岸唯一一座以谷仓为主题的全代史博物馆——运河谷仓博物馆等多处历史景点,建筑遗存丰富。


塘栖古镇以“申遗样板、运河名镇、国际旅游综合体”为发展目标。如今来到塘栖古镇,走在青石板上,抚着白墙,望着黛瓦;另一边就是悠悠的运河,船在水中穿梭,而人就像在绝美的山水画之中游走。


完整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

湖边邨建筑群

学士路3号别墅建筑

南山路206号别墅建筑

中山中路23、25号建筑

太庙巷58号建筑

比胜庙巷4号建筑

靴儿河下6-3号建筑

杭州氧气股份有限公司建(构)筑物群

国家厂丝储备仓库

杭丝联建筑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命科学建筑群

杜月笙旧居

龙井蒋宅

菩提精舍

玛瑙寺旧址

罗家老宅历史建筑

西兴老街历史建筑群

塘栖古镇历史建筑群

进化镇历史建筑群

河桥古镇历史建筑群

东梓关村历史建筑群

航空小镇工业遗产

抗战纪念馆建筑群

白果村里仁55、56号民居建筑(红军标语)

怀荆堂

翰墨轩

芹川古村327、329号民居建筑

叶氏宗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各个历史建筑的详细介绍,并为你喜欢的建筑投票吧!


资料/市住保房管局

编辑/陈阳希

版式/陈阳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