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诞生地和埋葬地,诞生地在小镇亨利街的北侧,埋葬地在相距800米的埃文河畔的圣三一教堂。
莎翁的旷世伟大与他的众多之谜一样,惹人致敬后还可八卦几番。
莎翁所受的教育少得可怜,13岁便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当过肉店学徒,后因得罪财主而避难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
作为演员和剧团经理的莎士比亚确实是有据可查的,但作为诗人和剧作家的莎士比亚却存在诸多探秘,比如莎翁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手稿,儿女中没有一个人能识字,全都是文盲。
而且在莎翁留下的遗嘱中,签名显得十分笨拙糟糕,没有一个字提到了他那辉煌的且难以比肩的戏剧事业,只详细地说明了自己遗产的分配问题。
所以不少研究者认为,莎翁的著作可能是同时代的朝廷重臣和贵族不好表露身份的借名之作,比如是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也可能是同时代的剧作家们共用这个笔名的轮流之作。
甚至推理出这些才华横溢的剧作家们聚到一起,在某次酒醉后商量着以莎士比亚为笔名,发表自己的作品,写出不同的故事,所有这些东西加到一起,才成就了今天我们知道的莎士比亚。
今天来到莎翁故里,漫步在埃文河畔,见到大树掩映下的圣三一教堂,从岁月斑驳的墙壁瞅到门上的铜把手,似乎有了神祗的昭示:
年少离开家乡闯荡伦敦的莎士比亚,从剧团帮人喂马打杂的杂役最后做成剧团和剧院股东,这至少从莎士比亚荣归故里可以买下圣三一教堂的墓地得到印证,而假设是社会大咖借他之名的创作,也只能说明洞若社会法则的莎翁得道多助。
圣三一教堂里,一句话刻在安葬他尸骨的墓穴石板之上,William Shakespeare:Good friend for Jesus sake forbeare,To dig the dust enclosed here,Blessed be the man that spares these stones,And cursed be he that moves my bones。
“不妨碍我安息的人将受到保护,移动我尸骨的人将受到诅咒。”
1912年,当时还是李叔同的弘一法师将这段墓志铭翻译成中文的文言文“君亦顾谩,天之明命,毋伤吾骨。有保我之墓者,吾必佑之。有移我之骨者,吾必殛之!”
这种简单率真的个性也许是莎翁能得众贤所用的关键,如中国文化里同样率真的苏东坡在《送参寥师》里说的: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把“空故纳万境”用活的还有中国民国时代上海滩的杜月笙,他说:英雄不怕出生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鬼才知道杜月笙写过这些没有,反正就像当代天朝的吃瓜群众们善给鲁迅扣名言一般,但不识字削水果出生的杜月笙确实是那个时代能被各方所用的大人。
进入斯特拉特福镇的街口有一个小丑的雕像,用的是莎翁著作《皆大欢喜》里小丑试金石的形象,看似荒诞不羁的小丑其实总有暗藏玄机的措辞。
街头小丑雕像底座上的那句英文的意思是:傻子总觉得自己是聪明的,而聪明人非常清楚何时去装傻。
实乃天人之语!
我个人最喜欢莎翁《麦克白》里的一句: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美即是丑,丑即是美),真像中国道家那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莎翁著作是否为莎士比亚本人所著已不是一个问题了,A brotherhood of man 四海皆兄弟,莎翁故居探秘,不虚此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