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广场》:十九世纪美国婚恋悲剧故事

  111  篇笔记


 

《华盛顿广场》中译本

《华盛顿广场》是以心理描写见长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在他的众多著作中,显然并不算十分突出。奇怪的是,这部小说早就被翻译过来,而亨利·詹姆斯其他知名小说,例如《金碗》等,反而迟迟未见中译本。

这部发生在十九世纪美国纽约,主题为爱情婚姻的小说,其结局不妨用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的书名来概括:赢家一无所得。作为父亲的斯泼洛医生固然以他的精明与冷漠,成功阻挠了女儿凯瑟琳和别有用心的莫里斯·汤森德的结合,但也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受到父亲和情人双重伤害的凯瑟琳因此而心灰意冷,不再相信爱情,最终是选择了孤独终老。

其实,斯泼洛医生虽然过于冷酷无情,但说不上有错;而凯瑟琳爱上一个一心想染指她的财产的男子,也可以说没有错。错就错在爱情是盲目的,让她喜欢上了一个不值得她去爱的人。也许斯泼洛医生应该成全自己的女儿,让她和虚伪的莫里斯结婚,那么凯瑟琳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尽管这种幸福可能是极为短暂的,因为莫里斯随时会原形毕露。

此书有着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小说的风格痕迹(毕竟简·奥斯汀擅长这类婚恋题材作品,如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即是),但据说亨利·詹姆斯对简·奥斯汀并无特别推崇之意。尽管并非亨利·詹姆斯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还是被导演格涅丝卡·霍兰看中,拍成了电影,1997年在美国上映。

《华盛顿广场》电影海报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百家号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