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州排挤华人的法案卷土重来!这次居然有骆家辉的支持

西雅图华人再次愤怒了


披着平权(AA)外衣的排亚法案,在华盛顿州卷土重来……


图片来自Chinese Radio Seattle,版权归原作者。


去年,华盛顿州出现两次排挤亚裔的提案SB2927SB6406,在当地亚裔民众的抗议下流产了……


今年,他们卷土重来,将去年的SB6406法案改头换面,形成一个名为I-1000的提案,送到州参议院去审核。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而且,这次他们请来了三位重量级的人物,分别是民主党籍华盛顿前州长骆家辉Chris Gregoire,以及共和党籍的前州长Dan Evans


没错!就是那位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去年华盛顿州华人声嘶力竭反对SB2927和SB6406的时候,从没看过他的身影,今年排挤华人的提案卷土重来时,他毫不犹豫地出来为之站台。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什么是I-1000提案?

提到I-1000提案,不得不提的是1998年通过华盛顿州的反平权法案I-200,这个法案规定,严禁州政府及附属机构歧视或者偏好某一种族或者性别的群体。


这本来是好事,但有人认为,某些族裔在大学和政府中任职的比例过低,比如说按照能力录取学生的华盛顿大学,某些族裔的学生只占3%,他们认为这是对该族裔的歧视,要求政府提高这个比例。


这就是去年的SB6406法案的内容,今年的I-1000则是对去年SB6406的更新和扩大。倡议不仅要求允许政府使用“招聘或录取目标”这一原则,旨在让更多少数群体进入政府岗位和公校,或得到更多政府合同。还要求在种族和性别因素之外,将身体残疾、原国籍、年龄、是否为老兵等因素都纳入招聘和录取的考虑范围。


简而言之,就是在大学录取、工作机会、投资生意等等种种行业(NBA除外),以法律的形式强行摊派种族比例。


在上周四,华盛顿州参议院举行了听证会,包括骆家辉在内的三位前州长,都到场支持I-1000。


图片来自AP,版权归原作者。


他们说,这是一项负责任的倡议,会让机会之门敞得更开,这不是在优待哪个族群,而是公平。


另外,华盛顿现任州长、2020年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因斯利(Jay Inslee)也是I-1000的支持者。


反对!

亚裔首当其冲“挨一刀”


这事在西雅图的华人微信群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去年在反对SB2927和SB6406的时候,华人四处奔走,终于将这两个提案推翻。


没想到今年居然卷土重来


在星期四听证会举行的同一时间,亚裔团体集体穿上“不要I-1000”图案的白色T恤,表达自己的抗议。


图片来自AP,版权归原作者。


亚裔平等组织(Asians for Equality)成员Linda Yang说:“I-1000是在将种族歧视合法化,惩罚勤劳的亚裔。”一位姓陈(Nora Chan)的西雅图居民则说:“请不要再仅仅因为我们勤劳努力,在某些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就对我们加以限制,或是给我们创造新的障碍。”


图片来自Northwest News Network,版权归原作者。


前共和党籍州长参选人、I-1000的主要反对者之一John Carlson,当年也推动过I-200通过。他说:“I-1000会废弃人人平等的理念,代之以一个用不同规则对待不同种族的体系。”


现实

政治正确到无以复加


去年联邦司法部起诉哈佛大学招生时歧视亚裔,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正当大家以为亚裔学生可以在美国过得更好时,以加州和华盛顿州为代表的“政治正确派”,却一直努力以各种方式来限制亚裔子女入学、就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I-1000现在只是提案的阶段,但实际上在西雅图的大企业里(包括亚马逊和微软),招聘都已经存在“diversity hire(多元化雇佣)”的做法。


就是招聘这个职位之前,必须要确保没有diversity hire能做这个工作。如果恰好有非裔、西裔、中东裔也在申请你的工作,作为亚裔,你就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吧。


今年11月将公投


按照华盛顿州的立法程序,这项提案被送到州议会后,州议会举行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对于这项提案的意见。


然后议员们选择批准或者否决。


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这项提案将进入今年11月举行的公投提案中。


一旦公投通过,那么这将成为华盛顿州的法律,再想废除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今天,你不起来反抗,将来你的孩子考出哈佛的成绩,却只能上社区大学的时候,如何面对你的孩子?



本文由快报小编整理编辑自西雅图报等,商业机构及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将进行追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快点击图片传送进攻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