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要被垃圾淹没了!


近日,澳大利亚电视台节目深度调查了该国在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后的垃圾回收状况,全国的塑料废物开始堆积,本国的回收行业无能为力,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新的接收地。企业家称,澳大利亚快被垃圾淹没了。


今年以来,对垃圾分类的要求就不像以往那么严格了。很多时候,可回收不可回收的都扔得比较随意。因为中国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垃圾,而澳大利亚方面之前根本没有处理如此巨量垃圾的相应预案。



所以,澳大利亚目前各大垃圾场里的垃圾堆积如山。家里的这些垃圾不管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最终的归宿大都是混在一起焚烧和填埋。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这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二十世纪末。19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野蛮扩张的阶段。洋垃圾就是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中国的。



从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翻了十倍,从450万吨增长到4500万吨,已经成为了一项大宗交易品。在全国各地,都开设有专门的洋垃圾回收机构和场地,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8年之前,中国平均每年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价值5.23亿澳元,重量约60万吨的各类垃圾。这些垃圾以金属、纸张纸板、塑料为主,约占澳大利亚每年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中国新制订的禁运名单中,澳大利亚出口的可回收物品中99%都被禁止。


 

在中国宣布拒绝接受澳大利亚垃圾之后,一开始,澳大利亚也是人心惶惶。联邦和各州政府在人们的指责下焦头烂额。

 

一些地区的市政在制定将垃圾堆放在垃圾填埋场的计划。但是这样做不仅成本高昂——政府必须为这些可回收垃圾倾倒在垃圾填埋场支付大笔费用(而在以往,不但自己不用出钱,还有中国为进口这些废物付钱),而且,这种处置方式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会引起人民的强烈抗议和不满。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垃圾回收企业因为大量堆积的垃圾无法消化,也威胁政府将要拒收垃圾。

 


尽管大量的垃圾无法处理曾让澳大利亚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但短暂的慌乱之后,澳大利亚的垃圾回收渐渐从最初的无所适从逐渐变得有序起来。


从2018年11月1日起,昆士兰州开始有偿回收空瓶子了。为了尽快摆脱中国拒收垃圾所陷入的窘境,昆士兰州最近实施了container refund scheme(容器回收返金计划)。



从2018年11月1日起,只要将150 ml-3l的符合标准的塑料瓶、纸盒、玻璃瓶、金属罐送到指定的回收点,每一个瓶子都可以获得10分的返金。


目前,整个昆士兰州有230个容器回收点。据悉,回收点在今后还会不断增加。澳大利亚的其他州也有不同名称和类型的回收计划。如新南威尔士州的Return and Earn项目,西澳的Container Deposit Scheme项目等。


除了逐步推出和完善回收项目,各州还纷纷开始升级垃圾回收中心,以提高垃圾的分类和降解。



有专家表示:“走私‘洋垃圾’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存在暴利。国外一包数百件的旧衣物,可能不值几个钱,但偷运到中国后,经过分拣整理,每件能以几十甚至数百元价格出售。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废进口许可证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对洋垃圾的禁令,对国内的制造业可能会造成暂时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对中国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对废品禁令的欢呼之外,我们担忧的是,不断涌入的洋垃圾,真的只有这些工业品而已么?从国家自身起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才是真正让环境好起来的王道。


造一个演员的梦

给回忆添点颜色

扫描二维码关注

更多惊喜等着你


为我们点个“在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