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共筑】买书已成瘾——年末购书记

理想 赵雷 - 吉姆餐厅

——选自电影《爱情与灵药》剧照



18年双十一的时候罕见的没有买书。当时的想法就是家里不能再堆书了,先把架上的书读完了再入手。

这是个天真的想法。12月开始入坑“多抓鱼”和“漫游鲸”,整理书架转卖了部分书,想着减轻点负担。不想卖掉的书款又拿来买书,于是,买的就越来越多,累计有50本之多。买的也很随意,以前不会涉猎的书特别是关于技巧类的书籍,也入了几本。因为九点,重温了电影之后又买了《101斑点狗》,《在细雨中呼唤》。还有婚恋方面,最扎眼的是那本《跟老婆一起怀孕》,这事对于目前的我极不靠谱,可又觉得这功课得做。教育类的书籍也买的较多,另外就是小说、随笔、散文、诗歌。

豆瓣每到年终的书影音的个人总结,今年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么些年来,自己在电影和书籍上面的花销竟然有10万元。我只是个贫苦的人民教师啊,以后去电影院真的要克制了。

近期有很多分析中国图书价格走势的文章。也有人说“读书已经不是最廉价的奢侈品”,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中国图书目前的定价已经进入到50元起的阶段了。我相信,不出十年,书籍的定价会走向100元起。书价高,房价又如此高昂,一平米的书籍占的价格就是2万以上了。

这样一分析,就觉得买书真不亏,越早买越不亏。(哈哈,这是玩笑话。读书的价值当然不是这样衡量的。)我当年买房子的时候就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想着每次搬家都很不容易,特别是一箱箱的书,就想着无论如何要给自己的书安个家。当时自己的心还不安定,在朋友的鼓励之下就把房子买了。现在想想,如果不是这甜蜜的负担,晚一点买房的话,真是一笔很大的负担了。

我虽然马上三十一周岁了,但内心还是有一些温暖的理想化的想法。想着孩子大一点的时候自己开个个人品牌的集书籍、电影、阅读、文创、山西美食(自己开发的一些特色面食、特产等)的书吧,能自负盈亏就好。这事实现不了也没关系,总有别的途径别的事情会代替他。


诗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聂鲁达情诗全集,被誉为 “情 诗 圣经” 。全球销量已超过1亿册。

完整收录《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船长的诗》《一百首爱的十四行诗》:包含爱情的一切元 素, 穷尽爱情的一切表达。聂鲁达20岁写就时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船长的诗》《一百首爱的十四行诗》是聂鲁达写给爱人玛蒂尔德的情诗,充满了突发的和炽...

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诗集《未知大学》。

四十岁之前,他写诗,革命,吸毒,流浪,生病——总之,他几乎什么都干过,除了写小说。而在他四十岁之后的十年,除了写小说,他几乎什么都没干。

马克·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我们生活的故事》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诗集,辑录的108首佳作包括广为流传的《食诗》《新诗歌手册》《美好生活》《献给父亲的挽歌》《来自漫长而悲伤的聚会》《保持事物的完整》等名篇。该诗集是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


小说

本版前80回据脂本全新精校,以程高本后四十回补足全文。吸纳近几十年来重要的红学研究成果,参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当代校本,博采众长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勘误。在字词、文本结构、语言风格上全面恢复作者原笔文字。是《红楼梦》226年出版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读红楼必读脂批, 读懂并解密红楼的第一把钥匙,本版精选对当今读者真正有价值的脂批、配合简明注释及图解、工笔风格的精美大观园全图、功能性书签,都为了能让当今的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更容易地理解“原貌红楼梦”的精髓。

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中学教师,用十年时间写下令自己一夜成名的故事,虚构了西雅图附近一座香杉积翠,草莓遍地的海岛,一处被海水封闭的小型人世,交织上演着爱情、战争、种族歧视和悬疑谋杀案……

日裔少女初枝的生活中先后到来两个男人:邻居男孩伊什梅尔是她的初恋,他们气息相通;暗恋她并*终成为她丈夫的日本同学宫本天道,他们血脉相连。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矛盾空前激化,日裔居民被遣送去西部荒漠中的集中营。男人们走上战场。战争粗暴地打断了爱情,交错了命运……

多年以后,在一桩疑是谋杀案的庭审现场,无法求取公平的爱情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再次汇聚在命运的交叉点。一座海岛的灵魂和一位日本疑犯一起面对着法庭的审讯:善与恶、爱与宽恕、公正与偏见,仁慈与冷漠的主题交织奏响在每一颗莫测人心的键与弦上,组成一部恢弘精妙,洞彻灵魂的人性交响曲。

小说一出版即获福克纳奖,并被选入全美大中学泛读书单,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畅销500万册,是屈指可数的当代文学经典。

非洲,库鲁马尼村。二十六个女人接连葬身狮口。

猎人阿尔坎如接到捕狮的任务,即将来到文明与野蛮的边缘。他幼年目睹长兄弑父,接着又陷入与大嫂的不伦之恋。往事如幽魂缠绕心头,他决定最后一次作为猎人出征。

马里阿玛的三个姐妹先后成了狮子的腹中之物。她拥有蜜色的眼睛,黑色的皮肤, 如同星星挂在夜幕。这双眼睛,十六年前曾让阿尔坎如沉溺其中。从那以后,马里阿玛每天企盼猎人归来,带她逃离脚下残破的大地。

然而,村民们似乎并不关心狮子捕食人类。随着对事件的调查,猎人发现凶手另有其人,受害者之间也有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库鲁马尼的女人背负着秘密。看似忠诚的夫妻关系,不可调和的人兽冲突,母狮与秃鹫,大地与河流,发生在库鲁马尼的一切,逐渐染上一抹神秘又离奇的色彩。

米亚·科托(Mia Couto),莫桑比克诗人、小说家,当今非洲葡萄牙语文学的中坚力量。十四岁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已出版作品三十多部,译成二十三种语言,长篇小说处女作《梦游之地》入选“20世纪最伟大的12部非洲小说”,2013年获葡语文学最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与萨拉马戈 同等殊荣;2014年击败村上春树,获得有“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5年凭《耶稣撒冷》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2017年,最新作品《母狮的忏悔》入选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被认为是近年来诺贝尔奖最有力竞争者。他开创性地将葡萄牙语与莫桑比克民族性相融合,使非洲文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生机。

韩国作家赵南柱。本书是作者目击14年底发生的“妈虫”事件后,感受到社会对女性、特别是有小孩的女性的暴力视线,她在受到冲击之下动笔写出这本小说。(港台版)

挪威作家拉什·索比耶·克里斯腾森轰动直接文坛的扛鼎之作。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是挪威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诗人之一,除了《披头士》之外,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门外汉》、《小丑》、《蜗牛》、《赫尔曼》、《铅》、《隔山兄弟》、《卡尔森的葬礼》;短篇小说集《那些相爱的人》;诗集《格里故事》等。曾获塔里耶•维思沃处女作奖、挪威畅销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利沃顿奖、卡佩伦奖等文学大奖。其中,《披头士》是给克里斯滕森写作生涯带来重大转折的一部作品,也是其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其童话与安童生相提并论,对他的戏剧追捧至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因艺术观不被接受而备受争议。因一场同性恋使王尔德官司缠身,这本小说成为罪证之一。最终以“严重猥亵罪”入狱两年。出狱三年后去世,年仅46岁。

博比•安•梅森(Bobbie Ann Mason),1940年5月1日出生于肯塔基州,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批评家。

梅森的写作推动了美国80年代“地方小说”的复兴,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被评论家称为“超市现实主义”的风格。她在1983年凭《夏伊洛公园》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同年获得美国艺术基金奖(NEA),2000年凭回忆录《清泉》(Clear Springs)入围普利策文学奖决选名单。

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当代文坛无可争议的小说宗师,被公认为在世作家中数一数二的角色。他的作品在赢得文坛推崇的同时深受大众喜爱,被翻译成35 种文字,世界各地的书店里几乎都能买到欧文的小说。评论界认为欧文是罕见的承袭了现实主义文学精髓的作家,将他誉为“狄更斯再世”。

“我不是一个20 世纪的小说家,我不现代,当然也不后现代。我沿袭了19 世纪小说写作的形式。我是老派的,是个讲故事的人。我不是分析家,也不是知识分子。在写作中,真正永恒的是故事、角色、欢笑和眼泪。”——约翰·欧文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少爷》《心》等。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写作小说 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由于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学的伟大贡献,他的头像曾被印在日元壹仟面值的钞票上。也因此很多日本年轻人会戏称他为“之前壹仟日元上的欧吉桑”。

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她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系,后考取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院,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小小小小的火》是伍绮诗2017年的重磅新作,一经出版,便获得2017美国图书电商年度小说殊荣,随后一口气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纽约时报》书评称赞此书道:“极端、剧烈、炽热,令人心碎不已,比《无声告白》更胜一筹。”

我叫恩佐。我老以为自己是人,也一直觉得我和其他狗不一样。我只是被塞进狗的身体,里面的灵魂才是真实的我。这里记录着我和主人丹尼相依度过的风雨悲欢:当妻子凄凉死去,当岳父母和他反目成仇,当他镣铐加身被突然逮捕,唯有我知道真相。可是,我只是一只狗,我无法发音,不能说话……现在我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我想与你分李我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就翻开书,我在故事里等你……

加思·斯坦,美国著名作家。199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原为纪录片制作人。1998年,出版小说《渡鸦偷月》,在文学界初试啼声。2005年,出版小说《单身伊凡》,获太平洋西北书商公会图书奖、美国独立书商协会小说选书。

当我老了,不再像小宝贝那么可爱时,请你仍然照顾我,因为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

看过《101只斑点狗》电影的人,一定会为那些聪明可爱的狗狗所感动。本书就是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版,它讲述的是一对漂亮的花斑狗生了15只小狗。这些小狗被人偷走,与其他狗狗的帮助下,两只斑点狗历尽艰险,终于战胜了凶狠的坏人,救出了自己的儿女和其他被抓的小狗,平安回到主人家。

多迪•史密斯,英国女作家、编剧。有电影作品《不速之客》《风流种子》《我的秘密城堡》《101只斑点狗》等。她笔下描写的这些狗狗忠诚,机智,勇敢,极富有人情味。《101只斑点狗》电影上映后,在美国还引发了一股饲养斑点狗的狂潮。

你我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平凡上班族,人届中年,已婚,育有一子,脚踏实地赚钱糊口。说不定,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生活中不知不觉迈入中年。

《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查尔斯正是如此,只不过,有一天他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留下一张字条,说:晚餐准备好了。就此离经叛道舍 弃一切离家出走,一意追寻他对画画的热爱,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贫病交迫也不再回头。

妻子说:梦想?他这种年纪不会持久的,毕竟他都四十岁了,很快他就会回到我身边。

朋友问他:你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责任义务吗?你到底要什么?

查尔斯胆敢成为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冷酷无情的负心汉,很多人说他是痴人说梦、浪费生命,甚至不负责任,而只有他知道内心的热情和追求的理想,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哥儿》和《心》是夏目漱石的不朽名篇,一篇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批判社会现实的丑恶;一篇是他晚期的代表作,批判人们心灵深处的丑恶。本书为“20世纪外国名家精品”系列中的一本,就收录了这两篇小说。一百年来,这两篇作品一直深受日本读者的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相信这本书也能为我国读者带来愉快和启迪。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随笔

纳博科夫如何在穿越美国的旅途中写出了《洛丽塔》?

在牛津,刘易斯·卡罗尔如何创作出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门罗与温哥华这座城市之间,有着怎样深层的联系?

博尔赫斯在故乡布宜诺斯艾利斯留下了哪些痕迹,这座城市又如何塑造了他?

本书是《纽约时报》“文学履途”专栏集结,收录了38篇与伟大作家有关的旅行地的游记。风格各异的《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用文字带领我们探寻文学家在自然与城市中留下的“遗产”,以及他们创造出的那些不朽作品的源头。

《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类聚是受唐朝李义山《杂篡》的影响,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宫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与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笃的经历,以及她在宫中生活的片断,这部分内容深映古典风貌,可从中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随想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尤其可见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枕草子》与《方丈记》《徒然草》并为“日本三大随笔”,与《源氏物语》合为“平安文学双璧”。它是日本随笔文学的源头,也是一座高峰。欲了解日本文学的细腻、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审美趣味,《枕草子》都是一部不可越过的作品。

周作人先生的 《枕草子》 译本迄今仍是最早、最经典译本,他对古典作品把握精准,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日文的美感。《枕草子》可谓是周作人先生的心爱之书,他曾在日记中记录了对这本书的激赏甚至敬重之情:“下午《枕草子》译了,校讫。即使溘然,亦已满足矣。”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 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叫作阅读家的职业,不会再有人比毛姆更加适合。

作家热爱读书,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按图索骥,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也是文学史上并不多见的妙事。

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之书。文学巨匠的辛辣秘密与有趣人性,简·奥斯汀善良的“刻薄”,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叛……

每年 2 月 14 日,是年轻人记得的一个日子。在木心读者的记忆中,这一天,正是诗人的生日。他离开我们三年了,本社《温故》又到了推出纪念专号的日子。

最近有位青年音乐人为木心的小诗《从前慢》谱了曲子,亲自弹唱,播出后,不胫而走。木心先生也曾经作曲,但生前从未被演奏,更没有人为他的诗谱曲,现在,他的读者唱出了第一首木心的诗歌。

《木心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共分四辑,每一辑篇首,我们再次披露木心遗稿中的若干短句和段落,与专号中的众声喧哗构成有趣而富深意的对照。本专号选用的图片也大致是此前从未发表的。

辑一,收入木心先生讲述的遗稿一篇《我的〈九月初九〉》。辑二,谈木心的家世和早年生活,与夏承焘、茅盾的关系,与读者的故事,寻访杰克逊高地木心故居,以及《再见木心》纪录片试映会实录。辑三,集录童明、巫鸿、李劼、杨泽、曹立伟诸文,李劼说:“木心的溘然谢世,无意间让文学诺贝尔奖……丧失了领受一个自屈原、李白、杜甫以来最诗意盎然的中国诗人加冕该奖的机会。”辑四,陈丹青纪念木心逝世三周年的一篇文章《杰克逊高地》,以及在木心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的发言等。


散文

普罗旺斯,地中海沿岸的瑰奇之地,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凡高,抚慰过毕加索……直到彼得•梅尔到来,它才脱下朦胧面纱,成为一个令人口中泛甜、鼻际萦香的名字。

一栋农舍,一片葡萄园,一颗逃离都市的灵魂,梅尔就是这样开始在普罗旺斯寻觅安宁。日享暖阳,夜听虫吟,品赏美食美酒,结交农人匠工,适应乡俚乡俗。四季流转中,山居生活舒缓光阴,涤荡浮躁,沉淀快乐,梅尔几成园中一棵无所欲求心满意足的蔬菜。他用雅致而幽默的文字,记下这十二个月的自在和喜悦,引领无数焦灼心灵留驻于一种叫安享时光的幸福之中。

彼得•梅尔(Peter Mayle)

英国作家。曾是资深广告人。在纽约麦迪逊大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