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训英译的文化适应策略 ——以广州大学校训为例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

      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风学风等的高度概括与表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自古以来,中国大学校训不仅体现了各校的办学特色和价值理念,更是保存着中华文化精神的基因。清华大学的校训就出自《周易·乾卦》的《象传》息。“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复旦大学的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南京大学的校训出自“《礼记·曲礼上》。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源自《诗经》。

      那么,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中国大学校训英译表达与国外大学校训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形合”、“意合"的一致?陆道夫教授及其弟子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简介

    

    陆道夫,文学博士,汉语言文学教授,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校级学术骨干第一批、第二批培养对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硕士博士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论文校外评审专家。广东省翻译家协会理事,广州市外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先后在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任教,现任教于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美国文化中心(ACC)常务副主任。

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19998月至20008月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选拔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师从北美著名学者Linda Hutcheon教授,从事后现代主义理论、比较文学和美国大众文化研究。曾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叙事》(中国版)学术辑刊常务副主编。

1988年以来,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南京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论坛》、《世界电影》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译文50篇,翻译出版教材、教辅和学术著作达20部。《看与被看:后现代媒介文化中受众的身份认同空间》等多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上海图书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或转载。翻译出版的美术史著作《造假者的声望》(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政治学经典《利维坦》(群众出版社)等均受到读者和图书市场的好评。

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共6主要有:《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20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06K06)“走向一种媒介文化理论:约翰.菲斯克文本、受众、体验思想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项目编号为: 09YJA751043),“当代英美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运用”(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0WYXM047)等。主编的《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获得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课题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项优秀奖。2010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教学管理二等奖。2017年获得美国文化中心联盟(ACCEX)“优秀领导奖”。

     

      黄 紫 玲,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5级本科生。(翻译方向)

      陈 树 澄,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5级本科生。(翻译方向)


左图:黄紫玲

右图:陈树澄


中国大学校训英译的文化适应策略

——以广州大学校训为例

陆道夫 黄 紫 玲  陈 树 澄



摘要

   

   中外大学因为办学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差异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大学校训文化。但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问题长期以来未受重视。随着中国大学办学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大学校训的英译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大学校训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广州大学校训作为案例,通过比较分析中外大学校训的主题内核与文化特质,重点研究中国大学校训文化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功能对等或文化适应的英译策略,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


大学校训;文化适应;功能对等;归化;异化;直译;意译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校训”主要是指“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辞海》对“校训”的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使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的英文表达是“school motto”(《柯林斯COBUILD 英语词典》对“motto”一词的解释为: 

       “A motto is a short sentence or phrase that expresses a rule for sensible behavior, especially a way of be having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即“在特殊情境下的行为方式,以短句或短语的方式去表达一种知觉行为的准则”。该词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主要是指“座右铭”或“格言”等)。今天的“校训”一般是指凝练学校价值、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和训诫教导、品行规范之类的格言或警句。



一、大学校训的缘起与特质


      关于“校训”的缘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从《圣经》 “十诫”(Ten Commandments)的表达形式中得到启示转化而成的。更多的观点则认为, “校训”主要起源于军校的军事口号,比如,美国西点军校(The West Point)就把“Duty,Honor,Country”的军事口号定为校训。中国当年的抗日军政大学则把校旗上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定为校训。

      可见, “校训”不仅是学校文化精华的结晶,蕴含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而且还能够在品德修养和行方式上给予学校师生某种规范引导,从而传递出一定的价值导向。当然, “校训”也类似于学校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对外宣传和学术交流的功能。就此而言, “校训”既是学校的内核精华,也是学校的形象门面。

      中外大学由于在制度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其校训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渊源方面都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特质。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大学校训多强调德善修养,有较强的家国情怀、集体主义倾向,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台湾大学的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等。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学的校训中,与道德相关的关键词(如“德” “善”等)占据首位,与集体主义、家国情怀相关的关键词(如“爱国” “团结”等)则占据第二位。国外大学的校训多包含科学、知识、真理等概念,崇尚个人自由和价值,如在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的校训中,与真理相关的关键词(如truth、knowledge、science等)占据首位,而与自由、责任相关的关键词(如liberty等)则占据第二位。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 校 训 是  Knowledge is the adornment and safe  guard of the  Empire(知识是帝国的装饰品和保护伞),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 校 训 是“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真理必将让你自由),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其次,从形式上来看,中国大学的校训多采用对偶对仗的四字结构或六字结构,喜欢用动词叠加的形式,并且习惯采用平白直述的方式,以彰显校训的训诫功能。例如,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皆是如此。而国外大学的校训则大多采用散句、短语的表述方式,喜欢用名词叠加的形式,且多使用shall、let之类的情感句式,通过第一、第二人称的运用,施以亲情引导,体现学校的人文情怀,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校训“Mind and Hand”(动脑与动手),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校训“From here,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求贤得智,由此出发),等等。如果从渊源上来看,中国大学的校训多半喜欢引经据典,且大多引自“四书五经”中的名句,以体现校训的伦理规约功能;而国外大学的校训则每每或由拉丁语演变而来,或源自《圣经》中的智慧之言,以体现校训的重神崇教求真的文化底蕴。如前述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提炼而来。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源出于《礼记·中庸》。反观国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训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源于《新约·圣经》里的《约翰福音》第八章(John 8:32King James Bibles):   “ And 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①英 国 的 艾 莫 利 大 学(Emory University)的校训“The prudent heart will possess knowledge”(聪明人的心得知识)就源出于《旧约》箴言第 18 章 15 节: “The heart of the prudent  getteth knowledge; and  the ear of the wise seeketh knowledge.”②



左图:西点军校校训

右图:清华大学校训


二、国内大学校训英译所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当前,国内各大学的校训英译质量参差不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用词不够精确、句式结构杂糅、文化适应不足等方面。这里以广州大学校训为例,一窥国内大学校训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作为广州大学的校训,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当时的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陈炳权先生创办私立广州大学,并把“博学笃行”定为当时的校训。陈炳权是这样解释的: “学必先之以博,贯通各科,然后由博反约,专精一科,方能致用,否则与不学等耳,此学之所以贵乎博也。笃行则要求有三:诚实不伪的态度;纯一不杂的主旨;沉毅坚韧的精神。”[1]

      2000 年,新广州大学由几所大学重新合并组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大学荣誉校长的叶选平在原校训的基础上把“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定为校训,旨在培养“博学笃行”之人才,开启“与时俱进”之新纪元。

      实际上,和中山大学校训的源出一样, “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第12章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谓“博学”,指的是为学首先要有广泛的猎取和旺盛的好奇心。所谓“笃行”,主要是指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该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必有所成,做到“知行合一”。这里的“笃”,要求为学者必须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只有目标明确和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笃行”。 “与时俱进”则源出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一书。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蔡元培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特别强调指出: “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其实, “与时俱进”一词由来已久,蔡元培把散见于中国古书中的“与时偕行” “与时俱化” “与时俱新”等诸如此类的表述归纳概括为“与时俱进”,旨在倡导开拓进取且与时代共同进步的社会思潮。

左图:《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

右图:蔡元培手迹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ee,1815—1897)在 翻 译《中 庸》时 ,把 这 句 话 英 译 成 :

中国 学校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校训 文化 校训 校训文化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