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新西兰

Tout Le Monde Carla Bruni - Quelqu~q~Un M~q~A Dit

2019年春节跟着徐老师一家人去新西兰是早早定下来的,先买了机票,几个月后办签证的时候,居然差点被代办签证的旅行社小姐姐劝退了,理由是作为一个年轻的、财力不雄厚的单身女性,很有可能被拒签,还好后来提供了一堆资料以后,还是过了。


2月1日-15日全程15天,住了一晚Airbnb,其他都是大房车搞定,而在这次的旅程里,除了自己买好机票和办签证,其余都是徐老师安排的,哈哈哈,最省心和放心的旅程,没有之一~


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取大房车~在新西兰开大房车是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大货车尺寸的大家伙,又是右舵开。


以下的文字是旅行时每天记录的,回来就一直投入到考试准备和工作中,文字没有配图就懒得整理发出来,终于在广州一个大雨倾城的日子,能够安静坐下来,开着灯,完成这段旅程的记录。



生活有很多可爱之处,是属于旁观者的快乐。


爸爸对女儿的妥协。


徐老师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理工男,于公,严格极了,再小的事,若觉得你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要发火,脑子好使极了,跟他相处能“提高”智商,虽然分分钟被比下去。于私,会玩极了,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他必定知道,段子拈来就是,每年春节带着妻女出国旅行,因为凑齐四人有诸多益处,才能有这一次的小尾巴之旅。


房车里司机头顶的床很大,内里的空间又有限,所以有一些东西得堆到床上,这个床属于我们两个灵活能爬的小猴子。一天晚上睡觉铺床前,小女儿爬上去,除了发现可能不常用的厚衣服,还有一个大垫子,惊诧它怎么会跑到床上来了,明明是沙发上的,于是要拿下去,爸爸说,床空间那么大,多放些东西吧,“不要吧!太奇怪了!”于是,出乎意料的,徐老师跑来床边,把垫子接走了……



于是乎也想起了我的“凶”爸爸对我的妥协,他是个脾气老大的人,却鲜少发我脾气,几乎都是宠溺式的妥协,这是个让妈妈都很吃醋却又常常无可奈何的事。这爸爸对女儿的爱,天下也太多例子了吧,作为上辈子的小情人,从小宠到大,无论父亲平日里是什么样,面对女儿的要求常常都是要改变决定的,于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便有了偷偷会心一笑的乐趣。


第一天入驻的营地,是奥克兰的一个regional park,在奥克兰市,有26个这样的park,即使是开着房车,也要找到营地入驻,这样才能确保你的权益,不同功能的房车对应着不同营地,在campermate的app上都能清晰的查到。



生活的惊喜时刻,其实是你自己打造的


第一天来新西兰旅行,开到海边公园这个没有很完备设施的露营地后,我们赶紧乘着天还没黑在四周走了走,因为天阴阴的,所以除了广阔的蓝绿干净的海,便是海上的一片有气势的灰蓝色的云是让人觉得很美的。



走到一个海滩旁,有一颗斜着长像是倒下的大树,两母女跑下去拍照和爬树,我在上面负责拍照,师母笑称,佛系的在上面拍照,慢慢的发现树后面被半遮挡的天空越来越红,是美丽的晚霞,师母叫我们一同去看。


下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整个天空都被珊瑚红的晚霞布满,还有一处折射出彩虹,刚还绵密的像是阴云,却也被映照出这样的红来,还让整个漂浮滚动着浪的海也被染成了红色,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珊瑚红的颜色,浪漫极了。



考察环境结束了之后晃眼居然八点了我们要开始准备晚餐,外面居然开始下起雨来,我们把房车的雨棚撑起来,摆好桌椅,在外面吃饭,因为营地除了信息处有微弱的灯光,是没有其他照明的,光不够吃饭,就拿了太阳能手电筒放在顶棚的杠子上,作为间接照明。晚餐完徐老师去泡茶,我们就这样在海浪声中饮茶,整个公园营地的其他车几乎都睡了,十分安静。为了省电,我们把间接照明给关了,说话间徐老师进去把负责房车户外照明的那个灯也啪一下关了,猝不及防间就黑了,虽然吓了一跳,我想这也是一个难忘的moment啊——喝着茶,互相只能看到人形。


但是没想到的是,我们这一黑,外面就相对的亮了。


乌云散去后旁边的天逐渐开了,有一些亮的云出现,再然后,星星慢慢的出现,我们索性把椅子搬去外面草地,仰着头看星星,云散去了,满头都是星星,有南半球才能看到的十字架,银河也逐渐在我们眼前显现,还有一颗流星划过。你看,多么浪漫的夜晚呀,徐老师拿着他的装备去拍星星去了,我们仨分享着生活里像这样timing刚刚好的时刻,于是,这个黄昏与夜晚又是一个惊喜的timing,被写进我们的故事里。



拥有过美好,才会想要去保护她


看着满头繁星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人会在环保和光污染的治理上尽更多努力,除了经济发展更优越,还有拥有过这一番的美好,才会要去保护她。制造只照到地面的灯,不用多余的照明,比如我们晚上扎营的公园,便只有信息处有一处暖黄的光,公用洗手间有感应的照明。其他就全都留给自然了。



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


旅行前看知否知否的电视剧,二叔在与明兰的父亲说理时,说,“人嘛!你疼疼他,他也疼疼你,其实道理总是摆在那里的,只是看你能不能想通。”


不止是人与人之间,其他的关系亦是如此。


新西兰一直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很干净,连进入新西兰时,鞋底粘的泥都要清理干净,生怕把其他的生物带入国境,这里的街道、房屋、空气和水都很干净,但这也是人为的结果。新西兰的首都奥克兰是南半球最大港口,据说当时为了保护环境花巨资引进了低污染的设备,开船在海上时,人亦感觉不到船对环境的破坏,阳光好时,海绿得十分纯粹,还记得当时在马来西亚旅行,也是在一个小岛上潜水上来洗澡,淋浴的水就直接入海的,虽然也有提醒不要用化学洗剂,但这预防机制到底是难的。我们出海看海豚,看着海豚结对在海里游的畅快身姿,跳跃出海面的可掬憨态,也大抵是不忍心要做伤害环境的事的。你对环境友好(environment-friendly),她也会回报你美的生态。


新西兰人不多,见到你时,他们会给你say hello,一次在一个look out的点,有一辆涂鸦装扮得很酷的房车,我们还以为是景点的“道具”之一,推了推它,房车里的人出来,一副好像要对付寻衅滋事之人一般的姿态,一见我们就问好,问我们从哪里来,给我们介绍这个海湾,还安利了给露营者的app,campermate,很是热情。


也有让人觉得有点害怕的时候,新西兰土著的毛利人于我一直是个很神秘的存在,这次开车路过去找吃的,无意间来到毛利人居住的街区,一个扎着毛利人传统高发髻的女孩,看起来像是高中生,走过来问我,你有零钱吗?还以为她要换零钱买薯条,结果她说她没钱搭巴士,要我给五新币给她,我说没有钱,她就走开了,国内有时候在车站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顿时对人印象有点不好,后来来到Waitangi的时候,没两天便是一个盛大的毛利酋长与英国王室签约的纪念日庆典,看到毛利人出现在街头筹备时,都有点害怕。


新西兰的国庆——怀唐伊日


Waitangi Festival


每年2月6日的怀唐伊日相当于是新西兰的国庆日,1840年的这一天毛利酋长与英国王室在怀唐伊这个地方签订了协议,14世纪来到新西兰岛的毛利人与17世纪来此的欧洲移民愿意接受英国政府的领导,建立起文明的制度,彼时毛利人大约10万,欧洲人2000名,而现在,毛利人占比15%,欧洲人占比74%。1907年独立,成为英国自治领,1947年,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员。


航海时代的英国通过其强大的力量征服了毛利人先占领的新西兰岛,并且将文明制度引入到这个世外桃源,到今天看起来,一切都仍旧保持得那么舒适和宜人,英国的统治让新西兰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以发展,位处发达国家之列,而先天美好纯净的环境和毛利文化也得以保存。


虽然对于毛利人来说,当时似乎被掠夺了主权,被殖民了近一个世纪,但是总体看来,以第三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结果,他们的文化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是新西兰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后来我们去到Tongalilo National Park,它是一处自然与人文双料世界遗产,自然是因为火山地貌特质明显,人文便是因为毛利文化。在我们这次游的北岛,毛利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可见的。只是,从这些天的掠影感觉,是有一定的社会分层的,毛利人在社会经历生活中的低位仿佛不及白人的地位,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否真切。




制服的魅力


出海去看海豚时,开船的是一位女船长,我们的位置正好在驾驶舱的外面,看着她走进驾驶舱,站在驾驶台前操作,非常帅,当然能让彼此迅速进入角色的原因,除了处在驾驶台的位置干活,还有她那一套captain的制服,区别于工作人员的Polo衫,她穿的是带有肩章的有领的笔挺制服,搭配深蓝色的西装短裤,还有一副黑色墨镜,风大时还会有一件深蓝色的上衣外套,当然,制服也不妨碍她戴上自己喜欢的银耳环和手镯戒指。



除了开船,她还会向大家介绍沿途风景里的故事,看到海豚时,进行生动的描述,在停靠一个海滩时,大家下去walkway走走,她便在停靠船的港湾,喂一喂水鸟和鱼,再启程时,有一个游戏,工作人员开始撒网,想要玩的人换好泳衣,跳到网里去“冲浪”,大家都准备好之后,船长站在船头,控制着船用不同的速度前行,让被网的人感受被冲的乐趣。我简直觉得,她的工作太有趣了,带着我们在美丽的海上看海豚看风景听故事,喂喂鱼,逗逗人。



我的印象派摄影作品,隔着被大浪冲击得花了的窗户拍的照片


船头站着的老年版Rose & Jack,在途中遇到很多一起旅行的白发夫妻,开着房车的,坐在海边喝咖啡聊天的……嗯,不知若干年后老去的自己能否拥有这样一枚偕老的伴侣呢?



在一些地方,你能找到童年的味道,多半是与自然相处的乐趣


打水漂


随便停了一个桥,走下去是一段小河,河里的水清极了,虽然放眼望去都是被水冲击得圆滚滚的石头,但是父女俩仍还不死心的去更离岸处找起了石头打水漂,想起小时候每到一个池塘就找薄石片来打水漂,比水打得多,多快乐的时光啊~





这是最简单的时刻,抬头看着漫天的云,再放你的脑洞出来就好。


小汽车和小猪


坐着的小龙


贵宾


星星


晚上在奥克兰的Atieu Greek Regional Park露营,开一路的盘山公路上来的山上一大片平坦的草坪,上面已经有两辆房车,是两对老夫妇,一位在躺椅上看着书,一切都安静极了,视野十分开阔,想着一定是个绝佳的看星星的机会了,没想到云越来越多,可是到了晚上快十点的时候,云居然散了,整片星空就这样在我们眼前展开,仿佛世界只有静默的大地和星空。



徐老师拍的照,拍星空需要长时间曝光,看照片也是很梦幻的。


理想三旬 陈鸿宇 - 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一生的选择中,亦渗透着生活方式


今天看到一个调查说,单身人群,年纪越大幸福感越高。撇开所谓的单身(wang!),成长从来不需要着急,以前看着别人谈起读书、电影、音乐等等各种人文地理人生哲学都是头头是道的,便觉得很羡慕,可当自己经历更多的事情,就发现所有这些都会慢慢获得,年纪阅历的增多,看电影读书所思所想的多会不一样,在与其他人思想的碰撞后,亦会更不一样。just take your time.


因为是新西兰的工作日在旅行,沿途大多数开着房车的旅行者,都是白发夫妻,找一个地方,游泳,看书,喝咖啡,煮饭,发呆,聊天,啊哈,太惬意了。回看国内的老人家们,相对同龄的老人,“老人感”更强,老人感是我创造的词,就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就有很多“应该”,比如公车上年轻人理应给我让座吧,儿子女儿该结婚了给我生孙儿女了吧,不要去太远的地方了吧……身体如果不好就更加了,很矛盾的是,大部分人也只有在退休后,才能有大把时间可以自由花费。所以我的结论是,要锻炼身体,要有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要有钱,不要有“老人感”。


小河旁边,看到一个爸爸抱着小孩,各自捧着本书在看,就是光稍微有点强,应该是该游完泳,简直不要太棒。


超市里也有很多老人在做收银工作



酒精激发的另一个你


看完cove回来去吃pizza,据说是一家上世纪香港移民开的pizza店,用木烧火制成,进去之后一个高高的穿着沙滩裤的大男生来问好,说pizza在旁边点,抬头看了一眼,原来里面主要是啤酒,还有制酒的大木桶在旁边,点好pizza坐下,也去要了一杯啤酒,问吧台帅气的小哥哥,有什么建议吗?不喜欢太苦的啤酒,支支吾吾半天后,他说,能看看你的ID吗?噢,大概太傻了被误认为未成年人了,于是告诉他我的年龄,他依然要看护照,在照片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给他和旁边的老板娘确认,才给我推荐,试了试,是一款很清新的啤酒,便就是它啦!



酒精浓度不高,喝完一大杯竟有些晕,等我们吃完,大个子再端出一个大盘,上面有好几杯小小的酒,还有一个长得像柠檬一样的绿绿的水果,他介绍了一番,很有趣的是姜和蜂蜜的啤酒,好些人尝试了之后,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罐装回去。


喝完酒之后的你,不,是我,好像把头脑打开了一般,思维敏捷,快乐无比,一路说说笑笑,晚上看书,很巧的是,看到迦陵讲宋词也说到酒。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今日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樽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是当年醉里声。”对酒当歌让古往今来的人抒发了多少情感啊,实在是件妙事。



睁开眼看日出,是照片无法表达的美好


是这样一幅图景,视野从观景台出发,对面那初生的日头慢慢从云中拉出一道金色的缝,二道三道,慢慢的把海天交界处如背景一般蓝紫色的云也染上一些些的红,那刺眼的东西能量越来越大,直至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用日光照亮了海湾的小镇,那几百户的小房子密密麻麻的摆放在弧线内的海湾陆地上,随着太阳的光太强烈,我已经看不清楚他们的模样了。视野的左边,从观景台往下,是一条盘旋的山路,伴随着树林往下延伸,茂密低矮的森林,一直到海湾边,伸出一个森林角。这时,便开始厌弃自己丢了画画的习惯,因为这些美与她带给你的感受,是无法用破手机照片和视频记录的,虽然也在拾起那诗一般的语言文化,可终究非一日之功,嗯,什么都不是如此呢?





如果退回到几十年前生活?


世上本没有路,在林子里,只有有目标和方向,为何一定要循着路来走呢?


兴许是因为新西兰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所以人与自然格外亲近,我们走过很多地方,都有人在游泳,跳水,划艇,周末开着皮卡拉着艇就出门了。想起小时候爸爸带我去河里游泳,热闹好玩,可惜我始终没有学会。


去看waterfall,一个年轻人穿过我们好像要跳下去,我们问他说,你要从这里跳下去吗?他非常兴奋地回答说 oh yeah!于是我们都被他的那股兴奋劲儿打动了,用噢耶来指代跳水。


2个年轻人抱着小艇在拍照的视点合影完就跑去奔涌的落水那儿“冲浪”去了,好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技能。


新西兰的北岛有很多的湖,在某些湖边露营时,标识上写着,湖里的水煮沸3分钟是可以食用的,虽然也没有试过,但是顿时就觉得,嗯,好像回到了古装片里面舀水喝的场景了。



天天与神奇的自然相处,有点羡慕新西兰人了~


秘境


为了找一个特殊的地质景点,徐老师照着攻略领着我们寻到了这里,只有几个人在湖边走着,躺着晒太阳,湖水干净,天空远阔,真希望在这里待上一整天。



去一个有很多人的外面的世界而路过的秘境。



最爱之蓝的绿的紫的海,可惜我拍的照片不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温泉,冷热水交替的steam


在攻略里看到一个地热温泉景点旁有一个很神奇的所在,就是一边是温泉水,一边是冷的河水,于是我们就溜到了交汇处泡冷暖温泉,热了就去冷水里游一游,冷了又回来泡一泡,哈哈,也有好一些聪明人寻到了这个地方,作为一篇伪攻略,就公布一下这个地方吧,叫“hot and cold”。


此处无图



大湖边的日落


这也是一个湖边的露营地,我们就这样坐在湖边吃饭,看日落聊天,直到天黑,有2只黑天鹅游过,还偷偷给它们吃了点泰国白米饭。


 

长白云之乡



千帆之国



候鸟栖息地的小屋里做的科普,为了知道候鸟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在它们的腿上绑上标签并且统一其意义。



为悼念一战中为未来而牺牲的战士的树林,设有简单的牌子,但是通过不断的重复,让人印象深刻(职业病发作)。



越大的场景里,越感受到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我们开着盘山公路而上,去拍指环王的山,这是个冬季滑雪胜地,所以在盛夏就冷淡了些,沿路感觉到山是白色的,还以为是岩石的颜色。但偶然下山,却发现石头上都长着苔藓,于是乎满山都“白”了。这海拔只有这类植物还顽强地活着。


很像富士山的一座山,它在这儿,所以它不是富士山。


平坦的海岸线


以前很少见到平直的海岸线,就好像南方生长在丘陵地区的姑娘忽然去到了北方看到广阔的平原一样,而且我们去到的时候阳光正好,海面泛起了微微雾气,传说的天空之镜。



游客照



克制地爱大自然


羊驼


据说澳洲是牛羊比人多,我们找到一处去看羊驼的地方,是一个普通的牧场,接待我们的小姐姐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杯海鲜味的饲料,交待了我们一些原则,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