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房奴”很难,偏那是我愿意的


养房子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儿,把业主称为“房奴”有失公允。毕竟,这世界上就有幸运的业主,每月在房子上的开消只占收入的小部分,比例如此小,以至基本不以为意。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谈不上“奴” 。

 

靠自己努力买房,并自诩为 “房奴”的业主们,未必就有 “ 奴”的心态,用此自称,无非是拥有物业的傲娇表现,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任何阶段,供养一个或者多个房子,真心不容易。买房族里,多数人是有贷款的,一旦断供,银行不会听您卖惨,不出仨月,您的房子恐怕就出现在市场上,被拍卖了。


 

即便是您全款付清,不用供贷,在加拿大,众所周知的,您每月必交给政府地税,水电煤气,电话,网络,房屋维护,所有这些日常开销,已经够您头大,这还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

 

哪天妖风肆虐,或暴雨成灾,发生地下室倒灌水,屋顶瓦片被吹飞,修补的费用至少四位数。

 

住Condo的业主们对物业的维护不用过于操心,但除了也要交地税,每月的管理费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前两周便有一则新闻,说一处Condo 大楼,因为预算紧张,楼层需要维护,骤然将住户的管理费提高到每月 $1650 ,真是飞来横祸。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不到二三。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经济状况永远健康。节衣缩食可以,贷款不可以不还,有贷款的房子,业主简直就是卖给了它,努力再努力,从这点上,说是“房奴”也不无道理。


 

西人对 “ 房奴” 早有自己的解释。当地人把超出自己经济负担能力,为了拼命养房,不得不削减其它开销的业主,称作“ house poor ”,直译过来是 “ 房穷 ” ,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房奴”。

 

加拿大有92%的人把自身焦虑的根源,归结于物业开销。所以,有业主就有租客,过去这些年,始终有一种声音,提倡租房。

 

我们华人对这类声音一定不屑一顾,祖父辈还是子孙辈,买房置业这件事儿,异口同声。

 

我过去以为,西人很随性,租房很多时候是一种选择,而我们华人租房基本是不得已,或者临时而为之。

 

然而这些年,对市场的了解,以及通过和有限的西人客户的接触,可以说,多数西人和我们华人一样,其实都很愿意拥有自己的物业,并为之骄傲。

 

从安省“房租委”一味偏袒租客这个不变的事实,房东们已经被定性为强者。被保护的多数是弱者嘛。


 

上周在“ Toronto Star” 上读到一篇有关文章,更加印证了我这个看法。

 

话说皇家银行针对性的,对10名有物业的加拿大人做了一份调查。这10人每个月花在房子上的钱,占据了全部收入的30% 到40%,他们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典型“房奴”的生活:被房子折腾得很疲惫,感觉自己因为房子变得很穷。

 

即便这样,这 10 个人里,仍然有4人认为:买房值得。

 

进一步调查显示,加拿大有近一半的人,相信拥有物业所带来的压力值得;而66%的人表示,买房比租房更合理。

 

近年来,市场上一个小变化,就是单身买房族增多了。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物业只登记有一位业主。共同买房的夫妻或者同居伴侣从过去的几乎一半,下降到42% 。我认为这与年轻人越来越多离婚,对未来不确定,以及单身白领,金领收入已经足够养房有关。

 

当然,有很多年轻人,收入不够,又太想买房了,于是选择和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共同买房,人多力量大嘛。



对于合伙买房,无论和谁,律师和业界专家们的建议是:事先咨询自己信得过的律师,做好文件;我的建议是:坚决不能合伙买房。

 

买不起就别买,想买就自己独立买,哪怕买来后暂时出租部分房间,以房养房都好过合伙。我经历过的客户,以及走的很近的同事,都发生过合伙买房,最后由于理念不合,在很多问题上处理有分歧,导致不得不提前卖房,投资收益受到负面影响的事情。

 

诚然,看到自己心仪的房子,几乎可以肯定未来升值潜力无限,这个时候,囊中羞涩会显得格外悲催。如果有熟人愿意出手合作,很难不受到诱惑。然而诱惑再大,想到潜在的麻烦,还是作罢最好。

 

买房千般好,终究还是有小一半的人买不起,或者不想买。那么,插播一下目前的房市现状。一句话,买家们的观望还在继续。


每年的三月,是房市最火的月份。大家都没忘了2017年的三月吧,那是过去十年,房市最疯狂的月份。即便去年三月,房市也是小火了一下,惜终未形成燎原之势。今年,刚过去的这个三月,和去年相比,量价表现更加平平。

 

三月份的独立屋市场,平均销售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Condo和镇屋这类小型物业,反而上升1.6%。而值得关注的是,Condo的销售数量同比下滑9.7%。



加拿大人眼里,房市趋于平衡了,买家和卖家谁也不怕谁,要价和出价均张弛有度。

 

我个人认为,大多伦多地区,以及周边的卫星城市,仍然是买家市场,尤其是百万或几百万的物业。

 

当然,低价位,性价比好的物业,最近时有竞价交易的好消息,以至于有人呼吁取消竞价。这又是卖家市场了。

 

多伦多地产局主席 Gary Bhaura 表示,政府出台的贷款压力测试仍在影响房市的兴起,很多人根本无法贷到款。政府应该重新考虑该政策。

 

安省大约有超过一半的无房民众希望,并且预期房价进一步下降。全加拿大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民众愿意继续等待两年以上,赌的是届时房价比现在更低。所以,买家犹豫,卖家惜售,房市仍然没热起来。

 

说回到养房难这个问题。一位在银行工作的理财顾问说,他的客户里很多房奴,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房子上,不但没有其它多余的钱去买新车,度假和必要的家具,甚至连孩子的教育基金,自己的注册退休金也都无法按时续上。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我见过很多很多收入非常高的华人,拼尽全力买了自己心仪的大房子,搬家后只能就睡在床垫子上,家具基本没有。过一年再去看,家里漂亮的可以随时上市出售。先苦口甜是我们正确的传统。

 

“寅吃卯粮”历来是多数本土西人的习性,现在的年轻人更不愿意为了将来而舍弃当下的享受。

 

有人说,租房的压力比买房子小很多啊,只要交一个月定金就可入住。买房要付一大笔首付,房贷交不起,就要卖房或被银行强行拍卖;交不起租金,可以搬家嘛,到另外一个能负担得起的地方继续租。

 

剩下的钱呢,去欧洲滑雪,非洲打猎,近郊远足,烛光晚餐,听各种音乐会…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欢;做房奴很难,偏那是我愿意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