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三个月的中印边境对峙进入尾声。7月5日,中国外长王毅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通电话,双方达成“中印两军脱离一线接触”共识。随后中印边防军在加勒万河谷、温泉地区、高格拉地区实施脱离接触,据称是各自撤离2公里,以形成4公里的缓冲区。
不过按照印媒的说法,印军在加勒万河谷仅撤退1.5公里,而中国军队则撤离2公里。在缓冲区内,中印各自仅能部署30人,往后1公里各自部署50人。根据两军达成的共识,脱离接触的期限为30天。有印媒声称,一旦到期,印军将在冲突地点恢复巡逻。这种挑衅性的言论被批不合时宜。
而在班公湖地区,中印约定当下处在实控线的“4号手指”为禁止巡逻区,印军撤回“3号手指”,中国军队撤回“5号手指”。不过根据卫星照显示,中国军队在“4号手指”山脊的工事仍然完好,只是将车辆和帐篷撤回。
尽管中印两军接近完成一线部队脱离接触,但后方的备战训练仍在进行中。中国一侧,西藏军区、新疆军区、西部战区陆军第76、77集团军持续在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演训;印度一侧同样在调兵遣将,购买的美制C-17运输机、AH-64E武装直升机、CH-47F运输直升机成为媒体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局势的缓和,中国方面开始复盘本国军队在高原的作战行动。中国央视在军事频道播放一段长达24分钟的视频引发关注。其中毫不避讳地详解参与行动的新型装备,包括15式轻型坦克、1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155毫米轮式自行加榴炮、红箭-10多用途反坦克导弹、99式35毫米高炮、红旗-17履带式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参与高原作战的直-8G、直-10、直-20直升机。
其中中国军方证实,15式坦克战斗重量较99A式坦克轻20多吨,但功率接近后者发动机功率,配备的105毫米线膛炮能贯穿二代坦克正面装甲,还能击穿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15式坦克因其量轻、形小,功率强劲的柴油发动机,适用于高海拔缺氧环境和崎岖复杂山地,顶级的综合战力,确立陆战之王的霸主地位”。
尽管视频未提及中印冲突,但强调此轮高原备战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新装备的高原作战效能得到集中检验,也让合成化体系作战模式,得到磨炼,“高原之上,远火、地导、特战、陆航、电抗、工化等兵种力量组成联合战斗群、多型装备协同配合,作战平台轻型化、模块化、信息化,高原练兵正是陆军向全域机动、立体攻防战略转型的缩影”。
不过,相对新型装备而言,中国军队在高原战备还是出现不小问题——不少军人无法适应高原作战,并出现伤亡。军方公开报道称,6月29日,年仅33岁的西部战区某旅机关科长倾志明在高原驻训期间突发脑出血去世。另有报道指,驻训期间实际有好几位军人因高原病而去世,但这些信息随后被删除。
相较之下,印度在大秀进口的但数量有限的美制装备的同时,本国研制的主战装备却一言难尽。据报道,在中印冲突后,印度紧急在高原地区测试新型轮式步兵战车,但这款已耗时6年的战车至今仍未服役,且因其使用的“康明斯ISXe600”发动机早在2011年就被淘汰而遭到中国媒体嘲笑。
印度亦有媒体反思,中印边境长期对峙,对印军极其不利,因为这会阻碍军队已经长期推迟的现代化建设。而早在2018年,彼时就有印军高官总结军队的装备困境,指现役68%属老旧型,24%是普通型,只有8%被视为最先进型。在中国舆论场中,如若开战,印度必会重蹈1962年中印战争战败的覆辙。不过,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警告,印军很可能会在7月至9月间实施偷袭,因此中国军队需格外警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