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急了?中国在全球多个科技前沿问鼎(组图)

据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北京时间11月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于当天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17研究前沿》报告和《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在全球科学研究前沿突飞猛进。

 

 (image)  

  中国在多个科学研究前沿表现卓越,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回归

  突飞猛进的中国科技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集中亮相,科技呈井喷式发展。早前已有数据显示,在全部200多个科技门类中,中国已有180多个超过日本,前沿科技领域中国有十几个领先世界。

  而此次公布的研究报告从近五年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形成的9,690个研究前沿中遴选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0个大学科领域排名最前100个热点前沿,并遴选出最近两年发展迅速的43个新兴前沿,通过对上述143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的进一步分析,形成了可能代表国际基础科学的重大前沿突破以及当今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及发展途径的若干研究前沿群。

  报告分析显示,中国在25个研究前沿表现卓越,研究前沿总体表现上仅次美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得分更是世界排名第一,表现最为活跃。

  中国表现卓越的25个研究前沿主要分布在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临床医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物理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8个领域。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和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分别占8个和6个,位居前列。中国在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华北克拉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粲物理等前沿主题领域亦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次推出的《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利用研究前沿热度指数评估了世界主要国家在十大学科领域的100个热点前沿和43个新兴前沿的研究活跃程度。热度指数报告对20个国家研究前沿的热度指数进行排名,结果为美国表现突出,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位居第二,与英国、德国同处第二梯级;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8个国家处于第三梯级;印度等8个国家处于第四梯级。

  科技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这十大学科领域中,美国在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8个领域得分排名世界第一。

 (image)  

  中美两国的明争暗斗已在多个领域呈现

  经历了200余年仰视西方的历史,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在科技领域高强度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下,必然也给中国带来了科研成果的爆炸性成长。

  中国的科技投入在2013年超过日本,事实上今天中国的研发支出已是日本两倍。2014年中国科技投入达到了整个欧洲的56%,按照国家维度,中国科技资金投入目前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投入国。中国科技人才总量2014年为152.4万人,超过美国的125.3万人,仅次于欧盟28国176.2万。按照国家维度,中国的科技人才投入已列世界第一。

  在此次公开的报告中,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得分排名世界第一,显示出中国学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前沿最为活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在临床医学领域、天文学与天体物理领域和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等三个领域得分较为靠后。

  在43个新兴研究前沿中,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占据了39个,占比高达91%,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出在上述学科,高影响力的论文被快速引用,印证了这些学科领域创新研发的快速发展势头”。

  报告从143个研究前沿中遴选、确定了中国表现卓越的25个研究前沿,其中一多半分布在化学、材料科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25个研究前沿中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催生的研究前沿占了多数,其中应用导向17个,科学导向8个。

  让中国科技人引以为豪的是,中国已产生了若干重大原创、独创性成果,提出了若干新概念、新方向,如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华北克拉通、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四夸克粒子等。

  我们看到了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高性能量子雷达的是中国,第一个设计出量子计算机的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出量子通信卫星的是中国,第一个完成反通信量子试验的是中国,第一个突破全电推进技术的是中国,第一个突破四翼倾转旋翼机技术的是中国,第一个独立建设空间站的是中国,第一个实现连续开采可燃冰的是中国……

  随着走到世界前端的科技成果愈来愈多,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在回归,但无可否认,中国在许多重要领域依然落后于西方,而且毕竟科技探索是一项要耐得住寂寞的系统工程,欲速则不达,中国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