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国基层公务员日常有多荒诞?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60个App账号需要“养”,打卡漏掉一天就要前功尽弃……一名中国体制内的基层公务员究竟有多苦?日前,中国大陆政治刊物《半月谈》曝光了一个荒唐的故事:一名“苦逼”的社区工作者大半夜与女友约会时突然意识到“今天的60个App账号还没登录!!!!!”,眼看完不成当天任务,于是惊恐地向社区领导求救。

类似的故事并不独属于这名倒霉的社区工作者一个人。据报道,60个账号登录一遍足足要花掉他们每天大约4个小时,3部到5部手机是他们的标配。除了日常刷号之外,他们还要时刻警惕各种微信工作群里各个领导的工作指示,因为稍有不留意它们就可能被淹没在成百上千的未读信息里。

武汉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被完全动员起来,每天的工作量相当惊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在其他日常时期,社区工作者要应付各种考核和检查。(新华社)

当然,他们的日常工作也远远不仅是这些,于是纵使你有三头六臂,奈何每天只有24小时,却依然无法完成这种种奇葩业务考核。

为什么会如此?是基层工作者业务能力差,不努力,人浮于事?还是上层领导不体恤,搞层层加码?

诚然,政令要出中南海,上层命令要层层传达到基层,转变为具体的行动,当然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政府的执行效率问题。前些年,中共整顿官僚机器,其一是整顿乱作为,其二针对的则正是不作为,搞庸政懒政。当时,有不少人抱怨为官难为,说什么“官不聊生”。这说明公权力的拥有者感到了不适,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然而,如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往往上层领导刚刚有所指示,中层领导一边大谈“讲政治、顾大局”,一边大搞形式主义,大笔一挥,甩下一大堆不切实际的指标要求基层落实,以向上级领导交差,其后果必然是基层公务员普遍的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这些指示指标如果有积极意义那还罢了,更要命的是上级轻描淡写一句话,下边着急忙慌大半年,最后还是做的无用功,那更是让基层公务员欲哭无泪。但,这真不重要,对于某些官员来说只要上级满意即可。

所以,上级向下级要各种“苛捐杂税”,最终变成一场场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的表演。

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仕途上一层层做起,当然对此心知肚明,所以要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2019年“两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先承诺,年内国务院及其部门要带头大幅精简会议,坚决把文件压减三分之一以上。

理想是好的,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官僚机器的“劣根性”就在于指指动动、拨拨转转,它的惰性远超人们的想象,所以万勿又滋生出各种中央督导、检查的叠床架屋门道来,否则基层恐怕更要忙碌了!

这是一个怪圈,非破除权力崇拜所不能解。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