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竟然说,人们应该用更舒缓的眼光对待强奸?(组图)

早上好,请“听”书评君为大家播报“一周国际文化新闻联播”~

每一天,国际文化圈都会发生些事情,可能是一本书的出版,可能是一位作家或思想家引来的争论,它们或多或少反映了当下思想的趋势。也有时,一位新的作者出现,或者,一位作者去世,也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目光去关注。

“书评君”对每周世界文化圈内的事情进行一次整理,希望让读者们看到在地球上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也希望若干年后,这能成为一份独特的文化日历。

(image) 撰文整理 | 新京报记者 宫照华

01

- 一位女权主义知识分子的争议言论

惹恼了众多女权主义者 -

最近,澳大利亚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第二代女权主义代表人物的杰梅因·格里尔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上周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英国的海伊文学节,格里尔也参加了这项文学盛事,并且在讲座中表示了自己对当下日益兴盛的metoo和性侵指控的看法。但她的言论并没有让很多人感到愉快。格里尔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对强奸的定义过于严苛,人们应该用另一种舒缓的眼光对待强奸。

(image) 简单介绍一下杰梅因·格里尔(Germaine Greer):她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权知识分子,1970年发表第一本著作《女太监》,成为世界知名的女权运动人士。但同时,她的观点也一直引发争议。她曾经表示,“男女平等”不应该称为一项目标,这是一种女性向男性的同化,“女性解放”这个词从根本上忽略了女性自身的潜力。作为“第二代女权运动”的代表人士,她提倡从自我价值观的界定来争取女性自由。(图片来源:BBC)

这是个非常有争议性,也很容易惹人愤怒的观点。格里尔本人的逻辑如下:

1.人们该如何定义强奸呢?并不是只有陌生人之间发生的暴力性侵才被视为强奸,夫妻之间依然可能产生强奸行为。例如一个丈夫回到家后,强行把床上疲惫不堪的妻子翻过身来,强行实行自己的婚姻权利。这个行为依然属于强奸。

2.所以,现代人对待强奸的定义是片面的。

3.任何没有温柔,没有沟通,没有爱的性行为,都可以被视为强奸。现代女性所指控的强奸,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对男性和阴茎的恐惧。

4.所以,真正能把女性从强奸这个行为中解放出来的途径在于,解除她们对阴茎的恐惧。她们认为强奸会摧毁一个女性的灵魂。应该让她们树立起女性的自信。强奸不会摧毁一个人。

5. 这个由男权所主导的社会,在暗中依然希望女性恐惧强奸,对强奸反抗。这样的观念会让女性一直相信自己被强奸所摧毁。

6.所以,应该减少对强奸的判决。

相比于格里尔的逻辑,她的结论更容易让人感到愤怒。英国媒体已经有多位撰稿人对此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些文章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表示自己会支持格里尔的观点。所有人都认为格里尔的观点会摧毁掉年轻女权运动者的努力。格里尔在发言时还引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在18岁时遭遇了一场强奸,但她没有提出任何控诉——因为她不想因此而变成强奸的受害者。“她用什么方式回应她的亲身经历是她的自由权利,但她不能借此表明强奸不是一项暴力犯罪”,一位《卫报》撰稿人在文章中反驳道。

如果说,格里尔对于“强奸”一词的定义属于哲学或新颖的观念的话,那么昨天,6月8日,她在BBC发表的一个新观点就显得让人困惑。她公开抨击美国女歌手碧昂丝——她为什么穿那么少?

杰梅因·格里尔认为碧昂丝演出时的衣服几乎等于裸体,她是在有意暴露自己的性部位。而这是女性屈服和不平等的象征。“她为什么总是要裸体,为什么她要让自己的乳房呈现出来?”格里尔顺带着批评了女运动员的着装,在她看来,这些女运动员的衣服也和裸体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布条,看上去遮挡了重要部位,其实什么都没遮挡。女运动员穿着布条,而男人则穿着晚礼服,“这是屈服和不平等的象征”。

至于这个观点究竟是进步的、促进平等的,还是一次严重的倒退,对此我不予置评。我只是想起了不久前一张著名的照片,一个女权主义者举着牌子,上面写着“Don~q~t Tell me How to dress,tell them not to rape”。我觉得,这个牌子放在格里尔的眼前,让她看看,特别合适。

(image) 02

-

金布克奖短名单公布-

(image) 在国际布克奖颁布后,布克奖委员会在上个周公布了金布克奖的短名单。什么是金布克奖?这是布克奖委员会为了纪念布克奖50周年而推出的特别奖项,评委们从过去50年里的布克奖作品中选择最优秀的作品,然后交由五人评委小组进行讨论,同时发起网友和读者投票。最终结果将在今年的7月8日公布。只有一位获奖者。

这个评选有意义吗?

先看一下短名单中的作品。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平等性”,几乎每种类型的作品都公正地被兼顾到一本。入围短名单的作品分别是V.S.奈保尔的《自由国度》,希拉里·曼特尔的《狼厅》,翁达杰的《英国病人》,佩内洛普·莱弗利的《月亮老虎》,以及乔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阴界》。

其中,兼顾了一位移民身份的作家(奈保尔)、一位畅销作家(曼特尔的《狼厅》在英国十分畅销,并被改编为电视剧。许多年轻人将她的小说当作历史事实)、一位兼具诗人身份、多民族血液的的无国界作家(翁达杰)、一位写童书和成人小说两种主题的作家(佩内洛普·莱弗利),以及一位美国作家桑德斯(长期以来,布克奖并不待见美国作家,并多次呼吁将美国作家排除,以保证英语小说的纯洁性)。这次的5本短名单可谓不偏不倚,面面俱到。但是,所谓的“金布克奖”到底能否代表50年布克奖中最优秀的作品,对此应当保持质疑。或者说,将它视为布克奖内部的一次庆典活动,也未尝不可。

03

- 音频会成为未来小说的新形式吗? -

(image) 美国作家迈克尔·刘易斯

曾经,在很古老的时期,因为印刷技术和纸张的不发达,人类创造的文学作品只能通过史诗或歌谣的形式口耳相传。但现在,在技术很发达的今天,文学重新出现了回归口耳相传的模式。相比于阅读上百页文字,音频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更加放松的形式。

迈克尔·刘易斯正在进行这项尝试。他是美国当代作家,有两部作品被改编成知名度很高的电影,即《点球成金》和《大空头》。目前,他是杂志《名利场》的特约编辑。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写作一本关于政治的小说,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把版权卖给杂志或出版商,而是选择了音频公司Audible。“你将无法阅读,而只能选择收听它,”迈克尔·刘易斯表示,他已经成为了这家音频杂志公司的第一名作者。

Audible是美国的一家新兴有声读物公司。它的领域不只局限于小说,历史学家、剧作家也在他们的合作范围之内。相比于传统出版,有声读物无疑更利于接收,而且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文学本身来讲,你看到的和听到的语言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但公司的负责人大卫·布鲁姆认为,这个挑战很吸引他们,他们正在不断说服那些传统写作的作家,建议他们尝试以音频形式发表作品。“我们试图打破人们认为内容应该是什么的界限”。他说道。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美国作家表示愿意尝试这种音频形式的写作,因为这会让他们更容易成名。为了吸引听众,Audible公司除了保证文字原件的质量外,还与女演员和歌手进行合作,请她们来朗读音频,由此吸引更多的读者/听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