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消失了5年,随后打开他的朋友圈震惊了…(图)

作者:罗发财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前些日子

美国支教老师丁大卫的视频

在朋友圈刷屏

(image) 一个美国人

不计酬劳把整个青春献给中国西部教育事业

扎根全中国文盲率最高的东乡

用支教诠释爱无国籍

在一片赞誉声中

突然想起了一个德国人

他与丁大卫一样

不求回报不带任何目的的扎根在中国

去全身心投身于孩子们的教育

他让柴静几次进山专访

并在他面前惭愧至极

(image) 然而从2013年到现在

他依然在支教

却藏到了山中最深处

再无音讯

这个人叫卢安克

他的故事

至今感动着无数人

(image) 卢安克1968年出生在德国汉堡

他的哥哥是世界和平绿色组织的志愿者

妹妹常年在非洲纳米比亚教书

这一家人

没有一个从事着我们口中的「正常工作」

他们全家都不计报酬

不遗余力地想用一己之力

帮助弱势群体

尽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哪怕一点点

(image) 卢安克也是怀抱这样的念头

跑来中国做老师

起初,卢安克曾在一所县城里教英文。

他认为语感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

他没有拿着课本上的东西去教育孩子

在他眼中 孩子如果能写出

「像风筝一样跑, 像自行车一样飞」

这样的句子,就值得被赞美

(image) 但是这样的教育 却无法帮助这些孩子

拿传统意义上的应试高分

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家长们怨声载道

卢安克最终选择了离开

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

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人们都太急了,而在教育上更为严重

2003年,他来到了板烈小学

他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

从发达的城市跑到偏远农村

不拿一分钱的工资义务教学

(image) 板烈小学的孩子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

所以没有人对他们进行最基础的教育

他们行事粗野

一言不合就暴力解决问题

所以 相比于书本教育

卢安克选择了先教他们做人

(image) 他先是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

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

有一幅全班学生一起创作的画。

各种各样的颜色,每人画一点。

有的孩子把前面的画布全部涂满

后面没有位置留给其他孩子

其他孩子就要覆盖掉这个孩子的画

而不懂得给别人空间的那些孩子

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画被覆盖的心痛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都学会了尊重和保留空间

(image) 班里有孩子很内向

他便拍摄了一部叫《心境》的电视剧

让内向的孩子成为这部剧中一个闪光的焦点

他教孩子们学会了开朗

班里有个孩子总是爱欺负别人

他便让这个孩子演一个承受了很多挫折和屈辱的英雄

孩子终于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欺负弱小

而是面对挫折不屈不挠

他教会孩子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他没有改变板烈孩子们的天性

而是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音乐、美术、体育、劳作……

夏天带孩子们去池塘里摸鱼

冬天带孩子们动手用石头围住草屋

他指着大坝告诉孩子

水流太少庄稼长不高

水流泛滥也是一种危害

他指着大树告诉他们

树根能紧紧抓住土壤

很多东西 扎根越深 站得越稳

(image) 有人说在爱情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其实任何一种感情都是如此

卢安克用整整十年的陪伴时光

教会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爱和包容

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image) 那些留守儿童 教育缺失的孩子

因为有了爱和陪伴

丰盈而坚强地生长着

卢安克不仅是这些孩子的老师

他更像是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人

孩子们叫他老卢

孩子们说:老卢就是我爸爸

(image) 他在中国的大山里和这群孩子一呆就是10年

他曾经在村里发生过车祸

无数人问他:

如果再发生怎么办?如果哪天你死在了中国怎么办?

卢安克说

我觉得我的命运就属于这里

而我的命已经交给了孩子们

哪怕让我死了

我也绝不遗憾

(image) 2009年

卢安克意识到

可能自己接受媒体采访

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和他类似的工作中来

抱着这个想法

他出镜了《面对面》栏目

(image) 片子一经播出

震撼了社会上很多人

那些只有硬生生灌溉的中国式教育

在卢安克这里变得再也站不住脚

有人直接发朋友圈

说一个德国人狠狠打了中国教育一个耳光

人们开始反思

教育真的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吗

有人要推荐卢安克去「感动中国」

面对这些冲突和赞美

卢安克说

我并不想感动中国

媒体会把我塑造成名人

而我只想做好我的事

做名人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image) 无论初衷是为何

卢安克撼动了一些人不安的内心

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刁难他

这些人觉得:

世界上怎么会有无所求的人?

这些人习惯了灯红酒绿中的挥霍

习惯了做任何好事都被报道出来

他们觉得这个外国人揭了他们的「家丑」

这些事慢慢发酵

卢安克受到越来越多的阻碍

他越来越不安,

最终只好关闭了博客

(image) 「作为一个外国人

我却管一些自己不该管的事情

这让本国人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

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放弃的话,我的学生又会很难过」

这是卢安克关闭博客前写的最后一段话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只能切断自己能被外人所知晓的一切渠道

躲避所有的镜头

安心跟山里的孩子呆在一起

柴静曾经多次去山中访问过卢安克

而这个没有目的的人

是极少数真正打动了她的采访对象

柴静说

面对卢安克,我土崩瓦解

(image) 是什么让一个外国人

对山里的孩子有这么深的责任感

谁也不知道

可能习惯于在灯红酒绿中忙碌度日的我们

早已经看不透

也想不明白了

2013年后

因为国内的层层为难

因为卢安克的家庭矛盾

他选择暂时离开了大山

回到了城市中生活

(image) 但大山的孩子依旧是他的牵挂

他临走时说

我早晚会回来

会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而后

再没有人知道这个德国人的消息

(image) 柴静曾问过卢安克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老是改不掉自己身上的弱点呢?

卢安克回答

如果那么容易的话

我们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如果看懂了这个回答

可能我们就会看懂

为什么卢安克说中国的教育太快了

(image) 教育到底是什么

如同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说

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书本上的之乎者也是教育

田地里的耕作种植是教育

而最成功的教育

往往是人们在充满爱的陪伴中隐形的渗透

它不分形式和内容

只关乎爱

(image) 最近

有人在网上发帖说见到了卢安克

他还是在起初支教的地区

他看上去老了一些

他实现了承诺

回到了大山

不再暴露自己

而和孩子们在一起

留言都说:

谢谢楼主

我们知道他还在中国

还平安就好

(image) 卢安克带给我们的

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

或者说突然发现

感动一词都显得太过功利

他纯净的像一面镜子

让你呆坐在夜里反思

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

总有一些真的没什么功利心的人

不带目的的活着

只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

(image) 它会更好吗

我相信会的

哪怕很漫长 哪怕很难

但就像卢安克说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