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被侵仍未脱险,170份裁判文书揭性侵

近年来,被披露的女童性侵案有增多趋势。(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2913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受害女童父亲表示,现阶段已不需要筹款,医院、政府会提供一定帮助。

微博评论中,受害者讲述自己在童年时受到侵害的往事,“悲伤”“恶心”“心疼”“泪目”提及近百次。

从170份裁判文书中可以看到,儿童性侵案件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熟人关系占据大多数,49%的案件判刑在五年以下,13%的案件判刑五年以上。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崔頔

责任编辑 何海宁

1

尚未脱离危险

“我家孩子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期。”2020年9月3日约14时,周成( 化名 )告诉南方周末,今天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的医生还未来电,具体情况暂不清楚,他也在焦急等待院方的通知。

与昨天相比,周成的声音少了一丝疲惫。前一天,每次接通电话,他都在医院里奔波。这几天来,他一直没有休息,精神状态不佳。“他一直在跑,不敢停下来,有人找他,他就马上去。”周的朋友告诉南方周末。

8月29日傍晚6时左右,5岁的女儿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家门口失踪。周成回忆,当时他的母亲只离开房间几分钟,回来发现女儿不见了。家人寻找一夜未果。事发前,邻居刘某某来到周家讨酒喝,周成将自家的晚饭拿出一碗给他。次日,邻居刘某某将周女儿送回家,家人发现孩子身上有多处伤,裤子上有血迹。

哈尔滨市公安医院伤情诊断书显示,周女儿处女膜新近裂伤,身体多处挫伤。8月30日,女儿持续发热一天,因急性胃肠炎、血容量不足性休克,被送往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抢救。目前,女儿在重症监护室,多处脏器受损,尚未脱离生病危险。在此之后,周成还未能再次见到孩子。

“见着就好了。”9月2日,他在电话中叹息。

9月1日,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已将涉嫌强奸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抓获,并依法对其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

据上述周的朋友描述,他曾经见过刘某某,刘日常靠捡拾垃圾为生,精神状态正常,“见面时是正常人,只是喝多了会耍酒疯”。五十多岁的刘某某单身,平日里与母亲住在一起。刘某某与周成是邻居,周的母亲见他一个人吃不了饭,经常照顾他。刘某某没有吃饭的地方时,会上周家吃饭。而周成称,自己对刘某某并不熟悉。

34岁的周成是一位送餐员,妻子无工作,平日在家照顾父母与两个孩子,全家的生活靠周成一个人打工支撑。在经济上,他没有太多积蓄,住的平房一直是租的。目前,周成搁下工作,与妻子一同在医院看守孩子。

此前,周成在水滴筹平台筹款,已达10万元,筹款渠道已关闭。周表示,现阶段已不需要筹款,医院、政府会提供一定帮助。南方周末致电哈尔滨市卫健委宣传科,对方称暂时没有消息对外发布。南方周末再致电哈尔滨道里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后者称救助情况以哈尔滨市妇联官方微博发布为准。

周成目前的愿望是孩子脱离生命危险,但后续的手术以及治疗费用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2

170份裁判文书里的秘密

案发后,哈尔滨市妇联在其官方微博发声,呼吁加大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的保护力度。市妇联将继续密切关注案件的进展,协调市卫健委、市儿童医院积极救治受害女童,发动相关社会组织和人员募集救治资金。并为受害女童及家长提供相关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维权服务。

南方周末致电哈尔滨市妇联宣传处,对方称暂不接受采访,一切以微博发布的消息为准。

近年来,儿童性侵问题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讨论。南方周末梳理据裁判文书网2013年—2019年间共170份涉及未成年人性侵案的裁判文书发现,儿童性侵案件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在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上,熟人关系占据大多数,其次是陌生人、亲属、网友、师生关系、雇佣关系等。

不同的关系导致采用的接近手段不同。陌生人会选择搭讪、利用服务关系、诱骗等方式,而熟人、亲属多利用亲近关系取得对方信任。专业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年的一篇论文《性侵未成年人案现状、原因与对策一体化研究》指出,未成年人对熟人缺乏应有的戒备心。在熟人作案的情形下,通常在案件发生之前,加害者就对未成年人有所了解,未成年人通常对加害者也非常熟悉,这样加害者就更容易接近被害者,再凭借其体力上的优势和特殊身份,或者凭借其地位,很容易实施加害行为。

与此同时,就性侵发生的场所而言,多为私密空间,如施害者、受害者家中,酒店、车辆等。受害者难以向外求救,人们也难以发现并及时阻止。

性侵事件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伤害。轻则为情绪问题,重则导致怀孕、死亡。精神发育迟缓、有智力问题的受害者更容易有怀孕的风险。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2020年4月,某公司高管鲍毓明长期性侵未成年养女的新闻引起舆论聚焦,也引发了社交媒体的讨论。其中,一个原名为“贴着创可贴的太史毛球”、认证信息为编剧的微博博主讲述了自己在7岁时被表哥性侵的经历。当时短短几个小时内,收到上千条私信,全都是关于性侵屈辱记忆,这些经历烂在心里,成为秘密,也成为伤痕。那一条微博,至今有5.2万评论,25.3万转发。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以这条微博为样本,截取评论高峰期4月12日-14日的3911条评论进行分析发现,受害者讲述自己在童年时受到侵害的往事,“悲伤”“恶心”“心疼”“泪目”提及近百次,负面的情绪程度强烈。总结与受害者相关的词频发现,其中提及较多的有“伤害”“自愿”“不敢”,这些经历给经历者带来了痛苦的回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不断自责,将错误归咎于自己身上。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3

呼吁最多的是“性教育”

关于刑事案件中对于性侵案件的处罚,从梳理的170份裁判文书中可以看到,49%的案件判刑在五年以下,13%的案件判刑为5年以上。

部分案件有多位施害者,其刑罚情况不同,故总数超过170。(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对于儿童性侵害案件,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2019年最高检公布《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要求建立健全性侵害未成年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

同年5月,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这是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适用对象不仅包括教师、医生、保育员等直接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工作人员,还将保安、门卫、驾驶员等具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条件的其他人员纳入其中。广州紧随其后,在5月正式上线“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据广州市检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该系统与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对接,“将有侵害未成年人前科人员挡在门外”。

不过,这类规定也引发了不同观点的讨论( 详见南方周末2019年8月9日报道《 公开性侵“黑名单”遇冷,多地保守试验从业禁止 》,点蓝字即可查看 )。

多地区、多部门开始联动建立未成年人身权益保护。2020年9月1日媒体报道,重庆市妇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益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共同探索在全市建立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益联动工作机制。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性教育。在上述微博中,有许多评论呼吁采取各种措施,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教育”。据公益组织“女童保护”2019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家长对孩子的防性侵教育不断完善,94.29%的家长希望对孩子进行专业、系统的防性侵教育。

(崔頔、黄雪萍、徐艳昀/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