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吁:别再称习近平为“总统” 应该叫这个(图)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连续多天在头版刊发习近平语录,再次引发外界有关中国重现 “造神”时代的关注。习近平的过度包装和宣传,也同时引发舆论批评,甚至有美国学者发文,呼吁西方媒体不要使用具有民主含义的“总统”一词称呼习近平。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自本月2日起,除一天空缺外,连续每天在头版头条的报道中以红体粗子或套红的形式,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的话或做过的批示。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40年前也曾使用类似方式刊发过毛泽东语录,但也大多印在报眉上。

近年来,中国官媒对习近平的报道和个人宣传密度和强度,远超除毛泽东之外的其他几代中共领导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正在上演一场新的“造神”运动。

北京独立历史学者章立凡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把王朝时期的‘君权神授’传统打破了,把自己的领导人塑造成当代的神,把这个人说得博览群书、无所不能、英明伟大。体制内外的人,只要是经历过文革,都会对现状产生‘造神运动要来了’的联想。”

在新闻和言论空间越发遭受挤压的情况下,中国媒体鲜少提及针对习近平的异议声音。但澳大利亚资深记者麦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发文指出,中国不少官员和学者都曾表达出对习近平个人以及执政方向的不满,其中包括抱怨习近平压制批评言论、宣扬个人崇拜、错误处理与美国的关系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放缓、国际社会戒备和谴责中国影响力扩张,也对习近平造成不利。

章立凡告诉记者:“人们本能地感到反感,不光是知识分子,体制内的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他们不愿意在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

澳大利亚《悉尼晨峰报》评论员哈尔彻(Peter Hartcher)日前就此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习近平精心塑造的无所不能以及坚不可摧的形象正遭受挑战,中国不是一块“巨石”,习近平也不是“神”,反抗的可能是存在的。




2019年6月4日,在新疆喀什市一大屏幕上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画面。 (法新社)


另外,美国亚洲协会旗下中美关系资深学者费希(Isaac Stone Fish)日前也呼吁西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认清习近平独裁者的面貌。

费希这篇题为《不要再称呼习近平为“总统”》的文章指出,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军委主席,部分英文媒体称呼其为“总统”,无论在字面还是政治意义上都是不正确的。

费希在文章中强调,这种错误的称呼只会有助于习近平当局使其专制统治合法化。

章立凡指出,西方的政治体制与“党国一体”的中国有着根本上的分别:

“按西方标准,总统是按照民主程序由选民选出来的。中国的领导人则是内定人选通过官方设定的程序而‘选’出来的。”

旅美作家凌沧洲建议,西方媒体应该将习近平的称谓翻译成“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

“翻译成‘总书记’是合适的,意味着介绍了习近平权力来源的本质,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内。中国共产党把持了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国宪法都写了共产党领导,那么习近平的其他政治职务也是根据这个衍生出来的。”

凌沧洲还表示,基于中国政府善于运用“语言伪术”进行红色宣传,海外媒体必须谨慎对待涉及中国官方的政治用词 :

“比如‘红二代’、‘官二代’还有‘太子党’。‘红二代’就是偏染红的词汇,这里官方用了语言伪术。‘太子党’是民间批判色彩比较强的词。客观一点就是‘官二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