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蹦鲤鱼、鲤鱼焙面、糖醋鲤鱼、酸菜鲤鱼、茄子鲤鱼……在中国的各地菜肴中,鲤鱼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这种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却是一种“灾害”般的存在。
为了应对藻类繁生,亚洲鲤鱼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进到美国(按:在美国,亚洲鲤鱼并非专指一种鱼,而是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然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洪水泛滥,亚洲鲤鱼从商业池塘涌入了淡水系统。由于其繁殖能力极强,开始挤压其他淡水鱼类的生存空间,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今,亚洲鲤鱼的泛滥早已成为了美国一个令人头疼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CNN新闻报道,为了凸显这一问题的严重性,7月31日,美国肯塔基州鱼类和野生动物资源部门进行了一场“测试”。测量人员用电击船打晕鲤鱼,让它们浮到水面上,以便打捞和测数。该部门主任罗恩·布鲁克斯表示,被电的鱼经过捕捞后会卖给当地的买家。那么,谁会购买被视为“公害”的亚洲鲤鱼呢?答案是,肯塔基州威克利夫的华裔商人于泳琴。
“他说的那个买家就是我,没有别人,全给我们了。”于泳琴告诉红星新闻。当地时间8月6日,于泳琴接受了红星新闻的采访,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密西西比河的亚洲鲤鱼危机发现商机,并打造出一个改变当地经济的产业,成为当地人口中的“鲤鱼女王”。
亚洲鲤鱼“成灾”
一则新闻促成商机
威克利夫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西部巴拉德县,是一个人口仅有800人的小镇。在这里生活了近60年的杰夫·史密斯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最喜欢的菜会是茄子鲤鱼。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第一个“扎根”威克利夫的华裔家庭——于泳琴一家。
1991年,于泳琴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来到了美国。在美国打拼的30年间,于泳琴一直做着进出口生意,其中一条线就是鱼类。“之前我一直从冰岛、加拿大等地方买鱼,然后往中国卖,现在国内的冰岛海参斑鱼就是我开发出来的品种,”于泳琴告诉红星新闻。“然后2010年,我看到新闻报道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亚洲鲤鱼成灾的问题。”
作为一个从事海产生意多年的中国人,于泳琴一眼便看到了商机:“一开始,我是来这边买鱼的,来了之后发现当地加工厂太少了。当时只有两家,其中一家现在已经垮了,而另外一家价格也不合适,所以就没做成。后来,我就想,那不如自己做加工厂。”
经过一番研究和几次实地考察后,于泳琴选择在威克利夫成立了自己的双河渔业公司。她介绍说,威克利夫位于密西西比河和其最大支流俄亥俄河的交界口,附近还有巴克利湖和肯塔基湖两大湖泊,保证了野生亚洲鲤鱼的数量充足。
2013年,于泳琴和丈夫从洛杉矶搬到威克利夫,开始建厂经营亚洲鲤鱼生意。虽然有丰富的经验,但在起步初期,于泳琴仍碰到了不少难题,一方面,她此前从未做过鱼类加工。另一方面,由于当地人不吃亚洲鲤鱼,没有渔民愿意捕捞亚洲鲤鱼,她需要动员当地渔民,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捕捉亚洲鲤鱼。
当地渔民捕捞的鲤鱼。受访者供图
第一年,于泳琴瞄准了喜欢吃鱼的中国市场,然而,一切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2013年7月我们正式开始生产,后来运了几十吨亚洲鲤鱼回中国,结果很不成功。”她回忆道。
美国的野生亚洲鲤鱼有其优势,但为什么在中国无法畅销呢?碰壁后的于泳琴在反思后找到了症结:首先,中国人喜欢吃新鲜的鱼,不吃冷冻鱼;另外,美国的亚洲鲤鱼都特别大,平均每只都有十多斤重,没法整条吃,鱼肉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而从价格方面,美国的亚洲鲤鱼太贵了,无法与国内商业养殖的相比。
总结经验教训后,于泳琴发现,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思路必须要改变。于泳琴说,尽管中国仍是个潜在的市场,但至今,自己的产品一直没有再往中国销售。“如果将来再做中国市场,也需要重新想出路。”
她表示,自己依然很看好中国的市场,目前已从中国引进了一套先进的鲜冻技术设备,并与国内一家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其美国加工基地,很快,她的产品就能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了。
7年时间“重新定义”亚洲鲤鱼
成立工业园打造完整产业链
2014年,于泳琴开始转向,凭借着多年经营进出口生意的经验,她将重点市场放在了欧洲、南亚、中东等地区。如今,她的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了欧洲国家。
除了出口,于泳琴表示,正在全力开发美国市场。“亚洲鲤鱼在中国很受欢迎,人们认为它很好吃。但在美国,它却是灾难一样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介绍给这里的美国人呢?”于泳琴说道。于是,双河渔业的企业使命诞生了——“减少、再利用,以及重新定义亚洲鲤鱼”。
她表示,美国人之所以不吃亚洲鲤鱼,一是因为名声不好,二是因为刺多,然而这是可以改变的。“当地人原来不知道这种鱼可以吃,现在逐渐意识到,噢,这个鱼原来是能吃的。”于泳琴说。“我们在厂里有一个厨房,我们的中国员工,和一些中国客户来这里,都会用鲤鱼烹制美味的菜肴,并邀请当地人来吃。”
逐渐地,一些当地人对亚洲鲤鱼的看法开始改变。“因为我们在‘教育’他们,市场也在‘教育’他们。这里的当地人比较保守,并不像大城市的思想那么开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重新定义了鲤鱼,解决了鱼刺的问题,他们就慢慢开始接受,现在越来越多人来我们这里买鲤鱼了。”于泳琴说道。
自2013年以来,于泳琴的鲤鱼生意一直在稳步增长。从最初几年的每年加工100万磅,到今年预计将加工500万磅,也就是2000多吨亚洲鲤鱼。“2013年到现在,我们累计加工了1000万磅,也就是5000多吨。明年预计会加工3000-4000吨,往后每年的量预计将会翻倍增长。”于泳琴介绍道。
为了进一步深耕美国的亚洲鲤鱼市场,于泳琴牵头在威克利夫成立了美国首个亚洲鲤鱼工业园。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2日,亚洲鲤鱼工业园举行了开园仪式,首批6家中国企业当天签约入驻。
于泳琴向红星新闻介绍道,工业园占地64英亩,第一期将有10家公司入驻,除了国内来的6家企业,还有她的双河渔业以及其他3家美国当地企业。如今,工业园区正在划分场地,进行三通工作,预计最快今年年底能开始厂房建设。
她表示,工业园成立后,亚洲鲤鱼经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之前,我自己通常只进行初加工,等工业园区成立以后,我们将改变原料出口的形式,转而进行深加工,把鲤鱼做成鱼丸、香肠、熏鱼之类的出口,并将加工过程中的鱼废料回收再利用,制成有机鱼肥。这样,整个园区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销售利润提高了,还更环保了。”
亚洲鲤鱼工业园的诞生,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也被众多投资者看好。于泳琴说,陆续还有很多人联系自己想要买地建厂,但由于政府出售的土地有限,不能全部满足。“我们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第一个鲤鱼工业园区,如果成功了,相信密西西比河流域还会出现更多的园区。”
这样的工业园不仅有助于应对亚洲鲤鱼对当地生态的不利影响,将河里的亚洲鲤鱼控制在合理数量,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小镇第一家中国居民
终成当地人口中的“鲤鱼女王”
在此前,这个有着135年历史的小镇从来没有中国居民。“我们是这个城市的第一批华裔居民。我觉得,我们必须以一种美好的方式代表中国来到这里,”于泳琴的丈夫杨玉良说。于泳琴一家的到来,的确给小镇威克利夫带来了不少变化,除了文化交流,还有巨大的商机。
自上世纪60年代,北美铜版纸生产商Verso在威克利夫成立了造纸厂以来,造纸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曾是这个小镇的主要经济支柱。然而,2016年4月,Verso宣布由于涂布纸需求下降,将关闭威克利夫造纸厂。于泳琴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加工厂的出现,当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捕鱼队,他们负责在河里打捞亚洲鲤鱼,然后出售给于泳琴的工厂。“这些打捞队和我们属于承包关系,他们负责打捞,我们承诺捞上来的鱼全收。”于泳琴介绍说。如今,与她合作的已经有50多个捕鱼队。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威克利夫所在的巴拉德县行政长官托德·库珀曾表示,于泳琴和她的双河渔业“对社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肯塔基州西部是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所以如果安吉(于泳琴)将鲤鱼产业扩大,就能帮助雇佣一些如今正待业的人。”
如今的于泳琴已经被当地人称为“鲤鱼女王”,她说,在这7年间,当地人和政府也不断给予自己支持和帮助。“当地人民风很朴实,我来了以后,他们知道我是来做鲤鱼的,都特别欢迎我,政府也很支持。因为我做的这个生意,没有人来做,我是来帮助他们解决环保问题,又能解决就业问题,所以他们一直挺欢迎。”她说。
于泳琴被当地人称为“鲤鱼女王” 受访者供图
很快,于泳琴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她和丈夫会向当地人介绍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化、哲学以及地道的中国菜。于泳琴说,自己第一次给员工煮茶叶蛋时,大家都好奇地围观,但就是不吃,第二天一早,自己煮的茶叶蛋全被经理给倒掉了。
如今,因为当地鲤鱼产业的壮大,每个月都有不少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来这里考察,这无形中也促进了彼此的交流。当地出租公寓老板一直对于泳琴说,中国人特别好,总是按时付房租,又爱干净,不会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
今年10月,随着亚洲鲤鱼工业园的落地,在威克利夫还将举办第一届亚洲鲤鱼钓鱼大赛。届时,将有来自中美两国的钓鱼高手在此过招,于泳琴告诉红星新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交流活动。美国当地的渔民都是用箭射鱼,而中国人是用鱼竿钓,双方都对彼此的钓鱼方式感到惊讶。这相当于中国的武术和美国的拳击对阵,两边都觉得自己会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