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获盛赞“让14亿甲方满意的乙方”是怎样炼成的?(组图)

从当导演到北京奥运开幕式,再到国庆联欢,他一直在干一件事:讲好中国故事。

国庆联欢结束后,“不愧是张艺谋”被顶上了热搜。

办一场让14亿人民都满意的晚会,做一个“让14亿甲方满意的乙方” 有多难?但昨晚的国庆联欢,让不少人为导演打call ,他们说:张艺谋简直是为大场面而生的导演。



从25米高烟花树拼出70的字样,到在微博引起刷屏的“90米长60米高的巨幅国旗”,再到橘黄色的焰火腾空而起,,整场演出气势宏大、场面热烈,看到每个人心中都抑制不住一颗奔涌的爱国心。



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APEC欢迎晚宴光影秀后,张艺谋再次担任国家级重要文艺活动的总导演。但,这工作绝不轻松。

张艺谋称这样的表演堪称“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动态图形表演”,“(所有表演)全部在流动中完成,3000多个演员,手持独特的发光板,用一些图形来表现出新时代一些振奋人心的和欢愉的东西。”



他说, “这些设计我们在最初创意时,都觉得是无法完成的。但我们的演员创造了奇迹!”

但张艺谋没有说出的是,这一场成就了14亿人的心潮澎湃的世界上难度最大表演的设计、总统筹和场面调度,都是由他这个总导演来完成。每一个镜头都在他的手稿中演变出来。



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总是张艺谋?

但一个最简单的回答是:除了他,还有谁能成为“14亿中国人满意的乙方”。

但这位在这个无比美好的夜晚,带给无数国人感动振奋的导演,其实已经69岁了。

为什么张艺谋的“大场面”总是这么燃?

国庆联欢再次让观众看到了那个无比熟悉的张艺谋。

许多评论里说,看了国庆联欢,感到特别提气,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太有面儿了,透过镜头,你就能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强大。

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呈现之所以这么燃这么动人,是因为他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文化自信,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他都能向世界展现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回想张艺谋过去的那些经典作品:

北京奥运开幕式:千百人组成一个方阵一个画面,变成一道景观,步调一致气势如虹。



回头看来,那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瑰丽辉煌的表演。千人击缶而歌、电子卷轴徐徐展开、由人体组成的活字印刷术……还有姚明牵着地震小英雄林浩进场、李宁飞天点燃火炬……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观众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而对传统文化的精彩呈现,是张艺谋真正的硬菜。



更厉害的,是他还不断在与时俱进。

再来个大场面:平昌冬奥会闭幕,好一个精彩的 “北京八分钟”。

大飞机、天眼望远镜、人形机器人,“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等等,充满新鲜元素,而传统文化被高科技包裹着,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演员穿着熊猫的装扮在地面滑行,用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中国结、中国龙。



中国文化元素依然贯穿整个演出,不过是换了表现方式。

张艺谋自己说,“其实,一台演出也代表了你的文化,你的姿态,代表了国家发展历程的变化。这就代表了国家的进步。”

将尖端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用艺术彰显中国大国风采,从北京奥运开闭幕式到国庆联欢,他始终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不是别的导演一定做不了,而是张艺谋这三个字,就能给人一种信任感。

到了国庆联欢,张艺谋干的,依然在向世界展示今日阿中的帅气模样。

怎么展示?

3290位演员,化身3290个像素点。在流动中组成最美的画面——“祖国万岁”,这是最美的中国祝福。



70根烟花柱释放出升空烟花,从长安街的两头向天安门聚集。这是过去向现在的汇集,是此刻向未来的致意。



14亿人民守护阿中哥哥的笑脸,则是最美的中国自信。



彩排中张艺谋说,哪怕唱得不齐,哪怕唱得不准,但那种自发的、愉悦的、自由的放声歌唱,人的精神面貌通过镜头传到全世界,这是代表者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最大目标。



而当3920个演员手持着发光板,标记着记号,一遍遍走位的时候, 坐在前排观看这些演员表演的张艺谋,自己也像一个拼命为祖国母亲准备一份礼物后,静静等待结果的赤子。



而最后的结局是:所有的观众,都想给总导演张艺谋一个亲切的笑脸。

老谋子,又一次做到了。

国师张艺谋?我说是人民的导演张艺谋

为什么张艺谋能成为“14亿人都满意的乙方”?因为从当导演到北京奥运开幕式,再到国庆联欢,他一直在干一件事:讲好中国故事。

讲中国故事的张艺谋,和14亿国人一样,都一直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这些年,因为出色完成了奥运开闭幕式的任务,又多次担任重量级活动的总导演,坊间习惯以“国师”称呼张艺谋。

张艺谋曾经直白地告诉记者,“(国师)那个名字是害人的,招人骂。”他说奥运会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改变,“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



普通老百姓,的确是对张艺谋更准确的概括。

一直以来,张艺谋的命运,就和所有的普通老百姓一样,跟着这个国家一起奋力向前。

在最新的采访中,张艺谋说,“我和共和国的故事太多了。现在回忆起来,影响我最大的还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当年能上电影学院是改变我们一生的机遇,是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机遇。”







张艺谋的确应该感谢时代。正因为恢复了高考,1978年,张艺谋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以下简称北电)。当时摄影系的年龄限制是22岁,28岁的张艺谋超龄被刷掉。

他不认命,在北京西安跑了几个来回,最终辗转托人把摄影作品递到了文化部部长黄镇手里。黄镇惜才,亲自写下:“年龄大了,读四年太长,两年也可以嘛,人才难得。”

就这么着,曾经的咸阳纺织厂工人张艺谋,走进了北电,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或许是这种强烈的时代际遇对个人命运的改变,让张艺谋从一开始就将个人作品和这个国家的黄土大地连在一起,家国情怀,成为他艺术的根。

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时代,说话就到了。

他先是作为摄影和陈凯歌一起拍出了第五代导演代表作品《黄土地》。这部电影在电影专业人士群中引起轰动——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构图、用光和造型。

他的下一部作品,则是令他一鸣惊人的《红高粱》。电影在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一炮走红,斩获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人首次在欧洲大三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



但为国争光的张艺谋想的不是自己,获奖的那天,他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说:“这个‘红绣球’并不只打在我头上,我当时感到整个中国都在扬眉吐气地往起站!”

《红高粱》一共拿下了11个海内外大奖。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张艺谋的电影,被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世界影坛刮起中国风。

《红高粱》此后十多年间里,张艺谋的作品开始持续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现实生活,表现过去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命运变迁。他的电影,也开始为中国电影推开进入世界各A级电影节的大门。



这期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屡屡拿下国际大奖。

奥斯卡有史以来,华语片共有7次提名,张艺谋一人占3次。

金球奖12次提名,张艺谋一人占5次。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都曾不无羡慕地说,张艺谋是可以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



在国际影坛,张艺谋电影,早已经成为了一种标签。但就在这时候,中国电影故事又发生了变化。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产电影开始面对好莱坞猛烈冲击,中国电影开始了背水一战的市场化改革。

曾经不屑讨论票房的中国电影人,必须正面迎接好莱坞大片的进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大片。

张艺谋的《英雄》就在这时候出现了。在全年总票房只有9亿元的2002年,拉动了1100万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总共斩获2.5亿票房(全球票房1.77亿美元),比《指环王》等5部好莱坞大片当年在中国的票房总和还高。



后来媒体评价道,靠着一部《英雄》,张艺谋几乎以一己之力,让中国电影进入了商业大片时代。

从这一年开始,他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等大片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这期间,当然也有过对他的争议、质疑。但当《哪吒》在北美上映票房引发关注,许多人才惊觉:目前北美市场的内地国产片票房纪录保持者,依然是2002年张艺谋北美票房成绩537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2亿)的《英雄》。



如果没有张艺谋去做第一个啃下国产大片硬骨头的人,国产电影必将经历的工业化商业大片时代,是否会推迟几年才能到来?好在历史没有如果,张艺谋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了。

《英雄》大卖后的第十年,《泰囧》等影片带来国产电影迈入“十亿时代“,中国新一代电影人已经学会了商业类型片的技法。

也是这一年,张艺谋带着一部带着寓意的电影《归来》,开始了他创作的第三阶段:老谋子的归来。

张艺谋开始拍更多过去从没拍过的电影,找回自己电影中的现实关怀,同时为国产电影进一步拓宽边界。



《归来》之后,是《影》,这一次,张艺谋选择的是“艺术武侠片”,采用了过去少有的水墨风,采取文艺片的叙事风格,即使这未必是市场最喜欢的类型风格,但他为国产武侠片,拍出了另一种可能。



归去来兮,这位人民的导演已经69岁了,他想讲述的中国好故事还远没讲完,他还在找。

69岁老谋子,坚如磐石

张艺谋过去有个圈内著名的习惯:攒戏。就是找一群人头脑风暴,没日没夜的聊剧本,常常一群人聊到晨昏颠倒。

许多年后,年过60的张艺谋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习惯(当年那样旺盛的。

他依然习惯一天只睡2至3个小时。

依然习惯一担任大型活动总导演,就带着他的团队晚上在临时帐篷中开会。

他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高要求,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要求”,依然不停学他可以不学却逼着自己学的知识。

在合作者眼中,担任总导演的张艺谋,从预算、技术、视频、排练、道具、转播、表演、音乐、食宿、演讲、签字、合影……他既做导演、又做制片人、也做剧务,像是管家,更是活道具。



在张艺谋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反差:一个作品等身、满载荣誉,并且已经到了普通人退休年纪的导演,还在尝试突破自己,仿佛永不疲惫。

而他向观众交出的最新答卷,就是已经引发了一阵网络热议的电影《坚如磐石》。



这次他不仅找来了新晋人气实力+吃货演技派代表雷佳音,还有老戏骨张国立、于和伟。女主角,是第二次合作的周冬雨。

不过比影片阵容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老谋子不仅再度回归现实题材,更直面国产电影少有的题材——反腐。



电影已经被网民称作——升级版《人民的名义》。

据悉,这是张导演十年多来第一次拍摄中国当代反腐题材的影片,不管是主题、风格、题材还是制作水准,对中国电影、对张艺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笔"。

从武侠到现实反腐题材,张艺谋的创作改变了吗?从来没有。

无论外界如何试图定义张艺谋,他只是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一部对得起观众的电影。

他一以贯之的坚持,正如《宿命:孤独张艺谋》对他的描述——老僧入定。

但另一方面,今年69的张艺谋,又始终活得就像当年那个刚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和这个国家的人民一起奋勇向前的少年。



时间冲刷他,塑造他,让大家忍不住好奇,张艺谋的下一个故事,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和所有观众都无法不好奇。

所以,为什么是张艺谋?

能在影坛上持续创作超过30年的导演也许并不罕见,但像张艺谋这样,大器晚成却能连续30多年都处在电影创作的风口浪尖、还一次次成为国家级重要文艺活动的总导演,不能不说是影坛的奇迹。

能够持续获得那么多观众的认可,始终站在导演镜头后面的张艺谋,到底凭的是什么?



当我透过电视屏幕,看着整个北京在那个特殊的夜晚化身为不夜城,霓虹灯缤纷多彩,照耀了整个天空,“祖国万岁”四个字令所有人热血沸腾。



我仿佛找到了答案:只有人民的导演张艺谋,才能交出一份让14亿中国人都满意的答卷。

时代不断向前,观众永远期待好故事,而一直在拼尽全力为大家拍好中国故事的张艺谋,69岁依旧坚如磐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