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0年,人类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看到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的一个封面,就非常形象:地球关门了。
地球,确实关门了。
千千万万人无法上班,跨国旅行成了梦想,国际供应链一度崩溃,世界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以至于美国和加拿大一度争抢呼吸机,德国要扣押瑞士、意大利的口罩……
我们面对的,除了疫情凶猛外,还有一个很严峻的现实挑战:国际物流太脆弱。
对行销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来说,这更是一种非常的考验。
在国内,情况要好一些。
因为过去几年电商爆发性增长,至少在绝大多数中国大中小城市,我们已很好地解决了末端配送问题,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更习惯了“包邮”,以至于以往一些偏僻的乡村,现在也能搭上了直播带货的快车。
但在广袤的海外市场,中国制造的物流,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物流市场,但我们的物流命脉却掌握在别人手中。
看到有朋友就这样比较当下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产业链的挑战,大家众所周知,除了一些市场规律的产业转移外,还不乏某些国家的故意挤压,但即便如此,中国占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大概在18%,这么大的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接。
更要看到,之所以这些产能聚集在中国,是因为中国的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产业完整,物流运转高效,如果搬去其他国家,别说其他国家,就是某个国内某个不发达地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更面对政策、金融等不确定性因素。
在商言商,企业搬迁,哪那么容易?
那结论就是:
疫情带给中国供应链敲响的最大警钟,其实不是产业链迁移的风险,而是依托国际物流体系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产业链很重要,供应链也很关键。
对中国来说,后者更加严峻。
二个关键数据,读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个数据: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全球连接力,只有它们的一半。
第二个数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物流绩效指数排名中,在全球供应链占据主导地位的、连接性更好的国家,排名就越高,而中国排到了第26名,全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可惜,在出口高峰期,中国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国际物流体系,外贸高度依赖海外货运公司。
所以,我们看到,上半年疫情爆发之初,不管是世界向中国运送援助抗疫物资,还是中国腾出手来后向世界提供抗疫物资,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就是各方努力寻找畅通的物流渠道。
但很多时候,物资有了,但物流跟不上,大家只能干着急。
据业内人士披露,一个国际货运标准柜,以前通行的价格是1000美元,但今年一度飙涨到了4000美元,可能你还有钱拿不到。
就以中美航线为例,数据显示,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的市场运价,分别为每集装箱3848美元和4622美元,其中,美西航线相较3月初每条集装箱价格1361美元,上涨了近三倍。
有外贸企业还反映,除了海运价格暴涨、难以订柜以外,在货运旺季时,船公司舱位有限,热门航线还容易出现爆舱甩柜的现象。
这种脆弱性,在前所未有的疫情前面,更有所放大。
毕竟,这是一种非常时期的考验,所以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今年4月,来中国运送1600万只口罩的法国航空公司一名飞行员被查出确诊,只能就地接受隔离,导致飞机无法起飞……
(二)
这不由让我想起十多年在美国工作时,前往UPS世界港看到的场景。
这个世界港,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自动化中转枢纽。
当时UPS的负责人跟我说,几乎每一两分钟,就有一架货机从空港起飞,因此,这里比很多国际客运机场还要忙碌。还看了当时最自动的物流转运,无须人工,机器自动识别,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按地址重新归类,然后由UPS的航班再运送到新的地方……
确实非常震撼,当时就很感慨:什么时候,中国有这样大的物流平台,这么大的物流基地,这么庞大的物流机队?
当时的震撼,正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差距。
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风险,也其实也看到了新的契机。
在这次前所未有的考验前,中国一家物流平台,就开始在全世界崭露头角。
这家物流平台,就是阿里的菜鸟。
按照相关统计,菜鸟现在是仅次于UPS、DHL和联邦快递的世界第四大跨境物流平台。
1月25日,阿里就决定,菜鸟必须无条件为抗击疫情服务,联合国内外32家快递物流平台,动员2000多辆运输车辆,调配国内外近400个航班,免费输送抗疫物资,建立全球绿色通道。
仅一天后,一个“疫情物资国际运输体系”就形成了。
中国人一旦认真起来,效率之高让世界惊叹。
据统计,这个特殊时期结成的国际物流网络,在国内疫情的高峰时期,将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万件医疗物资送入最急需的地方。
不仅如此,这条全球绿色通道还成了世界疫情救援运输的大动脉。
这里面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例子。
比如,这次让人津津乐道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抗疫物资,很大一部分就由菜鸟物流送到一线医院。日本友人的雪中送炭,也确实让我们感动。
3个星期后,中国逐步走出阴影,但日本疫情吃紧,尤其口罩出现了紧缺。菜鸟随后反向输送了马云基金会捐赠的100万只口罩,上面写着: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数据更有说服力。
以往,菜鸟的出口货机每月大概在40架次,但从今年3、4月份起,每月货机增加到近100架次;到今年8月,达到在160多架次。
货机不够怎么办?
菜鸟还将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等豪华宽体客机改成货运飞机,充实国际货运力量。
据统计,目前菜鸟已开通的专门航线,覆盖了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全球主要市场,成为中国出口的一个重要运输动脉。
这个双十一,按照菜鸟的计划,将在短短一个月内,把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件商品,运到中国的菜鸟仓里来;此外,菜鸟还会动用200架全货机,如果再算上其他飞机的腹仓,总量会超过700架次,帮助中小型企业出口。
这种高效反应,考验的中国物流平台对全球商业商品流通的调动能力,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什么是实业报国?
这就是实业报国。
(三)
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存在的短板。
时间紧迫,那就必须赶紧跟上。
这需要中国多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包括各快递企业齐心协力,邮政有邮政的长处,民营有民营的特点,菜鸟更有作为阿里成员的独特优势。
相对于其他物流平台,菜鸟的优势,简而言之,有三个方面。
第一,商流和物流的耦合,毕竟,菜鸟背后有淘宝,有天猫,这庞大的流量,对形成新基建非常关键。
第二,前瞻性的投入。你必须要有钱,而且,要在你还没有业务的时候就敢投钱,一般的企业没有这个胆量,哪怕是国内顺丰等快递巨头,但阿里应该具有的了这样的实力,所以大手笔打造了欧洲的列日枢纽。
第三,技术,如果你今天只是复制,那可不行,必须有新的突破。菜鸟正在搭建的全球运“72小时必达”物流网,就给出了换道超车的方案——数智化物流。
按照介绍,菜鸟创新的全球订单履行中心(GFC),可实现国内交易系统与海外物流订单系统的无缝衔接。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中国消费者的订单,可直接抵达各GFC仓,商家将商品发送到最近的GFC仓,后面的入库、分拣、派送、库存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务,全都可以交给GFC统一管理。
此外,菜鸟在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和香港建设的6大数字中枢,是国际智能物流骨干网上的eHub。其内部包含进口、出口,B2B、B2C,以及国际贸易的中转业务等多种模式运作。
2018年,菜鸟宣布将在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建设一个超级eHub项目
按照测算,整个过程下来,菜鸟可帮商家节约了10%的成本,进口物流提升了5-10天。
菜鸟织的这张智慧物流网有多大呢?
据透露,目前已连接航线106条,日均飞行航班225班,服务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在10个国际一线城市建有全球订单履行中心(GFC),拥有6大超级物流枢纽ehub,一张真正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中国跨境物流骨干网初步搭建而成。
中国的物流平台,正在大踏步赶上。按照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菜鸟模式可望重塑了中国跨境电商进口物流服务。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菜鸟这样的智能物流网,与中国高铁、移动支付,可称为新时代中国三大基础设施。
这些,将可望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格局。
当然,这个世界,事情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路肯定会有种种坎坷。
当前的复杂国际形势,中国人做事,怎么可能没有风雨?
认准了,努力去做。以开放的胸怀去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这既是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考虑,也是给世界贸易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毕竟,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
但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紧迫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