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特朗普通话了,赵立坚的目的也达到了(图)



特朗普和习近平(public domain)

一度因为赵立坚的挑衅导致的美中关系急剧恶化进程因为两国元首的通话而暂时中止,既然中共当局的官方媒体已经报道了习近平表示“中国人民真诚希望美国早日控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减少疫情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损失。中方对开展国际防控合作一向持积极态度。当前情况下,中美应该团结抗疫。中美两国卫生部门和防控专家就国际疫情形势、中美防控合作一直保持着沟通,中方愿继续毫无保留同美方分享信息和经验。中国一些省市和企业纷纷在向美方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中方理解美方当前的困难处境,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似乎可以证明未来美国及西方抗疫的艰难时段里,习近平当局应该不再会继续在武汉病毒源头的问题上挑衅美国,特别是嫁祸美军。

在一则标题为《特朗普与习近平通完电话后:中美正在紧密合作》的报道文章后面,首先是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欣慰,比如“花生炖”的评论是 “支持中美合作抗疫,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正常思维。愿瘟疫早日平息,世界和平。无有争斗。阿弥陀佛”;“dreamstory ”的跟帖是“估计是中国将派出医疗队赴美定点援助”:网友“风萧萧易水寒”的评论是:“疫情无国界,中国阻挡了第一波病毒爆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欧洲、美国、加拿大的防控措施都在向中国靠近(虽然力度达不到)。美中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本来就必须联手合作抗疫,特朗普意识到这一点还不算晚。”

针锋相对的跟帖内容当然是发生在所谓“川粉”和“川黑”之间。笔名“澳洲老农”的评论内容是:“单就最近的一条消息就会吓得习睡不着觉:美国等一些国家吹风,将不再出口谷物等粮食。中国前些年到处疯狂开发房地产和基建,破坏了大量的农田。以为自己有了钱,大不了花钱买粮食吃饭。等于自己的饭碗被别人攥在手里。国人是只要有口吃的,是不会造反的,但没了粮食,就难说了。所以习马上软了下来,不定电话里都答应了些什么条件呢。等着看吧。”

网友“京工人”反讥曰:“美国刚刚才跟中国签署贸易协议,中国承诺每年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美国农民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不觉得美国会撕毁墨迹未干的协议,大多数情况下美国还是要脸的,何况还有农民的利益需要顾及。”

依笔者之见,“京工人”的话不失理性,不无道理,但也还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假如习近平当局公开趁人之危,把早已经形成的中国大陆向美国出口医疗物资的供应链掐断,或者说趁火打劫,突然间漫天要价,事情就彻底变质了。

当然,笔者也非常相信“澳洲老农”所说的“等于自己的饭碗被别人攥在手里”,但这个“饭碗”不应单指粮食,或者说不主要是粮食。

日前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复工即倒闭 东莞三大企业因欧美撤单而结业停产”,说的是“受到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广东多家大型制造商不是停产休假,就是索性倒闭结业。有经济学者认为,全球疫情爆发,加速了外资撤离中国,短期内都不会返回中国投资。”

笔者相信即使是那些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疫情严重而难掩兴灾乐祸之情的中共大外宣雇员们,心中也应该大致清楚如上报道内容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次武汉瘟疫爆发之前早已经形成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然也是世界第一劳动力大国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与欧美之间的----无论是医疗用品还是其他民生用品的供应链,已经因为疫情在欧美全面爆发而部分中断,时刻面临着绝大部分中断的危险。

正如 “澳洲老农”的网评中所认为的那样,习近平在电话里答应美国总统要求的具体内容中共官媒是不会对外公开披露的。但是中共官方宣传中强调了习近平所说的“稳市场、保增长、保民生,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这就足以说明,欧美国家如今受到瘟疫重创已经令习近平本人强烈感觉到了对中国经济破坏的不可承受之重。

谁都知道,中共当局是所谓“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在此前提下,欧美国家的严重疫情持续不断对欧美国家的经济重创与中共政权因此而付出的经济损失绝对是等量的。

笔者注意到,新华社同时播发了《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和《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两条新闻 ,而内文的区别是,前者只说“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晚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后者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似乎是要刻意强调是美国总统请求与他通话的。当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种宣传上的效果主要是从对内考虑的。

而官方报道的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的具体内容中,一开始就是为自己辩解,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并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

这自然令人联想起了四十多天前习近平特别要求党刊《求是》发表他2月3号有关应对武汉肺炎疫情的讲话全文,刻意强调“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7日,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我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 1月22日,鉴于疫情迅速蔓延、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从年初一到现在,疫情防控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我时刻跟踪著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不断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


从那以后,外界一直好奇习近平为什么要特别强调1月7日这一天,其实从中共人民网上查一下对习近平的所有报道内容罗列即可看得非常明白,那就是1月7日那一天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

有理由相信,习近平在那天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确实提到了武汉瘟疫的事情。但是,当时官方媒体统一对这一会议的报道内容是:“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7日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从头到尾,甚至连一句“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都没有。

这也就是为什么《求是》杂志奉命刊登出的习近平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开始就强调他自己从一月七日就对疫情防控提出要求这一句在中国大陆民间激起强烈反弹。而把由此而引起的强烈民怨与赵立坚栽赃美军之后习近平当局却一直都坚持力保赵立坚的言行联系在一起分析,就不难不怀疑赵立坚当初的祸水外引绝不是简单的逞口舌之快,而是在按计划行事。

我们本专栏的上篇文章《习近平 当局为何要力保赵立坚?》刊登和播发的当天,我们自由亚洲电台和网站也报道了已“隐身”多日的赵立坚又在推特以英文发文称,“美国CDC承认有感染者被误诊为流感,……如果COVID19疫情是从去年9月开始的,而美国当时又缺乏检测能力,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美国应该找出零号病人是何时出现的。” 这似乎在暗示,赵立坚并没有改变他认为病毒来自美国的立场。

我们自由亚洲的相关报道中还介绍了赵立坚的这一推文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仅两小时就得到了5000个点赞,还被超过1500次转发。时政分析人士秦鹏认为,这则推文表明,中共高层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和鼓励,把病毒来源甩锅给美国,是中共的国家战略。

在如上报道前后,我们自由亚洲也还报道了意大利藉汉学家李丽莎对赵立坚的评论内容。报道中说:2015年,意大利藉汉学家李丽莎(Alessandra Cappelletti)正在研究中国在穆斯林国家的公共外交政策。

她发现中国在伊朗、巴基斯坦这些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特别把维吾尔文化标榜为中国文化,试图拉近与这些国家的距离。推特上,一位以穆斯林姓名自称的中国外交官,引起李丽莎的关注:他是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参赞,推特名是 “穆罕默德·赵立坚”(Muhammad Lijian Zhao)。

“他看似要用这个名字拉近与穆斯林读者的距离。更让我惊讶的是,首次看到一个中国外交官员,在一个被中国禁止的西方社交媒体平台上如此自由地、有时挑衅性地表达观点。”

李丽莎专门就赵立坚的“推特外交”写了一篇论文。她研究赵立坚的推特内容发现,赵立坚展现"高超的、有技巧性的、个人色彩丰富的"社交媒体使用技能,象征着中国新外交型态的一种试探。

长期研究赵立坚推特外交的李丽莎则评论到,赵立坚是"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不认为现在由他来主打病毒起源阴谋论,仅是个巧合”。

笔者绝对 相信由赵立坚来主持病毒起源阴谋论,绝不仅是个巧合。不过,具体到这一次由赵立坚出面再次扮演“战狼角色”,其目的似乎还不能用“外交试探”四个字来概括,若用“祸水外引”和“转移焦点”或者“转移视线”来形容,或许更为贴切。

赵立坚激怒了美国政府。针对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弹,中共官方及时推出《美国政客“甩锅”中国,既伤理又害己》之类的反美文宣,成功地调动起了中国普通愚民对美国和欧洲疫情爆发的兴灾乐祸之情,在武汉各大殡仪馆里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领取骨灰盒的新冠逝者亲属们此时此刻的怨愤理由已经不再是习近平为什么不在一月七号就让武汉人民知道疫情真相,而是美国军人为什么要利用军运会撒病毒在我们武汉……

所以说,现在看来,赵立坚,或者是给赵立坚下指示者的对内转移百姓关注焦点,煽动义和团情绪的目的至少是部分达到了。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他赵立坚似乎又接到了“见好就收”的指令,赶在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内容公布之前 ,于24日凌晨发布推文,不再“纠结”于所谓的“美国零号病人”,而是随着习近平 的高调,大唱“人类命运共同体”赞歌,以悲天悯人的口吻表示:“新冠肺炎再次证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病毒是多么可怕,生命是多么脆弱。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对抗疫情,开展国际合作来拯救更多的生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